第66章 神秘的道爷:小倩(一)(1 / 2)

山林是越来越密,小动物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完全不惧生人。

有头野猪带着七八个小猪仔硬是擦着刘半城的裤管大摇大摆走过,“砀沆砀沆”的一路叫个不停,百姓一见准喜欢,这猪名叫当康,见了来年必定是个丰收年。

一只傻萌的幼雕飞了过来,最后趴在刘半城的肩膀上睡了一觉,看见它头上的小犄角,这玩意儿多半是蛊雕。

当一头长着独角的青牛走过时,刘半城连大气都不敢出,这可是与虎熊并称的大力兽——兕,少惹为妙。

鹿、狍到处都是,腋生双翼的苍狗、背上长角的乘黄也不少见,甚至连人面红毛马足的猰貐也撞到过一次。

如果不是一巴掌让自己的脸很疼,刘半城真以为自己走进了史前世界,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饥渴难耐的刘半城最后找到了一个山泉形成的小池子,打算喝口水,想不到里面居然游着十来条红鱼。

池子周围都是石头,水面居然冒着丝丝寒气,气温极低,林间温暖如春,这儿却寒冷彻骨,也不知道这鱼为何耐得低温?

看来今晚是饿不着了。

刘半城走回林边,随意找了几块石头做基石,垒好了,又再走到池边,在乱石中找了块较厚的青石,用匕首几下掏成一个凹锅,洗干净了装满了水,这才回到林边将石锅放在了垒石上,很快又找来一堆枯柴,生火烧起水来。

再次回到池边,捞起两条红鱼,一掌下去打晕了,准备剖鱼时却尴尬了,削石如泥的匕首竟然刺不破鱼身……用上了真力也不行!

最后刘半城直接将鱼扔进了锅里,喝汤也行。

架好的枯柴烧得正旺,驱散了池边带来的寒气,无事可做的刘半城干脆打坐修炼,过了半炷香才睁开了眼。

什么情况?

石锅里的水煮的沸沸腾腾沸,沸水里鱼游的欢欢喜喜!

杀不死煮不烂,这还是鱼吗?一下子让刘半城郁闷了。

突然想起了什么,刘半城开始走到池边,巡视周围的林木,在南面发现了一棵挂着黄果的绿树时,不由得心中大喜。

摘了四个果子,扔了一个进嘴里,轻轻一咬,然后皱着眉头就吐了出来,这酸爽,不是男人受得了的。

走到石锅边,看着锅里活泼乱跳的两条红鱼,刘半城挂着贱笑道:“小样,真以为还收拾不了你们?”

掏出匕首,刘半城故意慢慢地把黄果子剖成了两半,再挤出了一滴汁水下去。

那鱼突然如临大敌般的慌乱起来,在一哼声中,四半鲜果落了下去,瞬间那鱼便失去了活力,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消融起来。

刘半城赶紧用匕首将鱼骨包着的内脏挑起扔在了地上,很快,一股鱼汤的浓香就慢慢弥散了开来。

横公鱼,又叫寒冰石鱼,此鱼于冰水中不僵,沸水中不死,更不惧利器刺杀,因此又被称为不死鱼,食用后有驱寒邪的效用。

万物有刚便有柔,既相生也相克,这横公鱼虽刀枪不入,却也有克星,那便是乌梅。

以乌梅煮横公鱼,鱼骨都能化得干干净净,其汤浓白甘甜,乃天然去体内寒邪的温药,不过这鱼可不好遇。即便遇到了,没乌梅做引子只能被刀枪不入的横公鱼气得一肚子气。

如果不是读了《异兽录》,刘半城也得跟常人一样踢翻锅骂骂咧咧地走人,一步三叹,弄不明白这是运气好还是运气背到家了。

“好香!道爷有福!”

就在刘半城准备端锅喝汤时,就听见了这么一嗓子。

一道人影瞬间就站在了锅前,也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一个黑漆漆的大铁盘子,伸手就打去了半锅汤,灌了一大口才含糊不清地招呼刘半城道:“鱼汤得趁热喝,冷了走味。”

刘半城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了,自己可就这么一个锅,多了一个人,抱起来喝就不怎么合时宜了。

似乎看出了刘半城的窘态,那道人又变宝似的掏出了一个玉碗,随手丢给刘半城。

“赶紧的,算你小子有福,居然捞到了横公鱼,快喝快喝,不然凉了这汤就得结冰,没法喝了。”

道人见刘半城还愣着,抢过玉碗舀了大半碗塞到他手里,然后非常不讲究把大铁盘搁在地上,端起石锅把余汤全倒了进去,三五口又喝光了。

打了一个嗝,道人把盘子顺带舔了一遍。

刘半城无奈地端起玉碗喝了一口,身上顿时一暖,寒意尽去,眼神为之一阵。

“好小子,居然还知道对付横公鱼的法子,就是量少了点,道爷就把那碗送给你,抵了这鱼钱。”

自称道爷的道人站起身准备走人,突然又问道:“这横公鱼还有几条?”

“近十来条,没细数。”

“天色尚早,再去弄两条来煮。”

“哦。”刘半城一样画葫芦又将两条鱼捞来煮成了鱼汤,这次刘半城倒是喝了大半,道爷估计饱了,没再抢。

“小子,我劝你赶紧离开此池,这里邪气重,夜晚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