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恩威并施(1 / 2)

朱纨是个倔脾气,可是也架不住嘉靖这态度,寻了个嘉靖批阅奏折的空隙,急忙奏报道:

“陛下,臣不该擅自杀戮那些海盗,应当先向朝廷请旨。”

嘉靖闻言望了一眼:“哦?不对。”

朱纨一听不对,便又说道:“臣不该在奏疏中牵扯浙闽人。”

嘉靖又摇摇头:“不对。”

朱纨这下真不知道说什么了,那还能有什么错?

嘉靖也不想这样耗着了,干脆说道:“算了,给你三个选择:

一,仍任浙江巡视,削去总领浙闽海防之权,职责以收集佛郎机国、倭国详情、绘制海防地图、检查兵丁战船为主;

二、下诏狱;

三、以擅杀商民之罪,斩首。”

朱纨听了第一个选择,觉得不是很满意;

接着听第二个,我透,下诏狱就算了,临死还得受苦;

再听第三个,啧啧,是不用受苦了,可是直接死了,而且还要背着骂名。

这真是让我选?

朱纨听罢,赶紧答道:“朱纨愿仍领浙江巡视,谢陛下天恩。”

这结果自然不出意料,让谁选都会这么选。

嘉靖点点头:

“你先去刑部大牢住十天半个月,回头定了浙闽的主事之人,你再出来;

在牢里也别闲着,关于佛郎机、倭国有哪些了解,以及东南如今的海防状况,你写几道奏疏回头呈上来。”

话音落,嘉靖便吩咐道:“来人,将朱纨押入刑部大牢,朝堂公议后发落。”

朱纨在侍卫们的押解下走出大殿,却是有些回不过味来:

陛下这是怎么个打算?实在不懂。

看着朱纨的背影,嘉靖嘴角微微一叹,他也只能这么办了:

杀了朱纨的话,敢打仗的人会寒心,而且浙闽的官绅、倭寇海盗会更加嚣张,觉得朝廷不敢管;

不杀朱纨的话,浙江福建的人会不爽,既有官绅、又有老百姓,也会出乱子;

只好稍退一步,不让朱纨跟浙闽人直接起冲突,但是也让朱纨继续在浙闽待着,只为了表达一个意思。

“陛下这是要恩威并施啊!”

入夜,严府,父子俩又在商量事,关于朱纨一事,严世蕃一边用热毛巾擦擦头,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

“爹,依我看,陛下是不打算严格执行海禁了,有好好做生意的打算,不然肯定不会留朱纨一命;

如今既然留他,此后如果浙闽的人敢闹事,那就重新启用朱纨,直接把他们统统杀光!”

严嵩点点头:“我也是这么看”,

说着他又叹口气道:“陛下的心思,倒实在难以揣测;

陛下多次明言海禁之事,又用了朱纨这个禁海派,不曾想如今倒是有所变化。”

严世蕃呵呵一笑:“爹,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啊?海边能赚钱,陛下自然也有心思。”

严嵩听了这话,觉得似是有理,可是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虽说国家处处靠银子,可是帝王之心绝非一意逐利,否则便不是帝王,而是商人了;

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此后要多留心。”

严世蕃自然是不以为意,在他看来,人跟人之间,除了爹不同,其他的都差不多。

算了算日子,严世蕃又说道:

“爹,此事以后我留心便是,先说另一件要事,过几天就是我的生辰,不如正好宴请些人,交际一番。”

照理说,当着嘉靖这么个皇帝,在眼皮子底下笼络人心搞朋党,不是找死吗?

不过,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没得搞了只能搞这些,你让他闲着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们贪污许多银子的事,嘉靖也知道不少,不也默许了吗?

好好帮嘉靖修道,不勾结勋臣武将、还有姓朱的即可。

严嵩打眼一瞅就知道,严世蕃肯定早就想好了,其实他也有这个意思,

只因前几天后宫出事,不知道事情轻重,这才没敢轻举妄动,看了处理结果才知道没大事。

严嵩点点头:“名单拿出来吧。”

严世蕃从袖兜一掏,取出一张纸:“爹,您看。”

打眼一瞅,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一堆名字,都是京城显贵,往日有所结交陛下也没管过。

唯有一个没来过,自然就是戚继光。

严嵩微微皱眉:“当着许多人叫他来,似乎不大妥当。”

严世蕃则是观点完全相反:

“爹,如今大家常说‘严党’,既如此,那我们可不是得趁这个机会,将他拉入严党?

只要他来了,不管他心里领不领我们之前的人情,他就是严党。

下个月他就得去凉州赴任了,现在不拉拢过来,爹,这差事咱可就白忙活一场。”

倒也是这么个理,严嵩自然也想的明白。

只不过,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