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永和寨(一)(1 / 2)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在行军去到永和寨的路途上,快到达寨堡时已是太阳落山时分。

风沙大作,强弩之末的阳光将人、驼马的影子拉得老长。

没藏横山家族的人们,没有因为艰苦的跋涉而灰心失望,相反见到不远处巍峨雄壮的寨堡城墙,他们露出了难得的欣慰

——

不知能否一血数年大夏朝廷对部众横加的伤痛和耻辱!

但族人最大的敌人梁王(梁盛坤布)近在眼前!

这时,这近千人的“麻魁”(由青壮妇女组成的部队)和步跋子(本土山地步兵)终于被永和寨的刺候拦下。

虽然早在出横山之时,已被人数众多的大夏轻骑兵查验了身份,但在这宋夏即将生死大战时刻,大夏军队的将领还是相当谨慎:

严令部族人马只能在堡寨外扎营,不经允许入寨者杀无赦!

上贡的牛羊被几乎悉数带进了城,只留下大概只够煮汤的几只,还好粮食被留下!

没藏背着阳谅等人私下安抚了部众将领的情绪:“宋夏间自是首战即决战的传统!一旦分出胜负,我部即可择优而从,今后横山的归属将决定我生存空间。宋若胜,宋人虽不解我族文化,但免得我部族数年被西夏朝廷打压的险恶;夏若得利,我部族亦能频战功,谋得盐、铁免税之利。总之,此战我辈当舍命拼搏,以期后效!”

理是这个理,但作为宋夏势力间的藩部,长期在这两个嗜血怪兽间游走的边缘小族的首领,没藏蓝灵早看清了自家的命运:

败也好,胜也罢!

边民藩部终究只是宋夏间的棋子!

他们的只能苟延残喘!

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被利用是他们唯一可以用来交换自己生存空间的砝码!

所以,她私下暗暗下决心,杀掉族人数年来最大的宿敌梁王,是个人的孤注一掷,也是为族人命运来得一次梭哈!

与其说这是一次悲情的复仇,不如说是对自家部族不堪命运的倔强反抗!

就这样,大宋已送来开战檄文,大战将在五天后正式拉开帷幕,主战场就在横山南麓之杀牛岭、赏移口一带,在大川与横山肆意交割的荒漠黄土上,两方人马将上演又一出惨烈的大戏!

因没有大夏朝廷的装备配给,藩族们都是自制武器和防御器具。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

没藏家族的战士们,除了拥有与生俱来的山地间纵横穿梭的技巧,更不乏将平时放牧游猎的器具灵活改造成战斗利器的智慧。

马匹的装具来自厚实藏毛牛的皮革,经精心的浸泡、捶打、晾晒后变得异常坚硬,临战再在外面加一层自制锁甲和木板,虽牺牲了一定机动能力,但用战士们对本地地形的轻车熟路可以弥补。

弓箭换粗弦,箭矢加长配以合适的尾羽。

圆环马刀配上连在腰间的锁链,以防备在战时丢掉。

平时用来砍大型猛兽骨头或天葬用的铁斧,配加长手柄,同样配上锁链系在腰间。

人手还配了个硕长木柄的长枪,这是马战冲锋时的主要武器。正所谓,一分长一分强!

阳谅几人本来就有衬手的家伙事,还都是大宋禁军的制式装备,他们只需要精心伪装下——

在钢铁盔甲外,罩上番族的特色宽松长袍,在铁盔上涂上锅底灰再穿掇些藏传佛教的花色飘带。

他们就是天选战神的存在!

阳谅同没藏也达成了默契,临战时分,在迎面冲锋时一定要做出无畏无惧的凶狠样,一旦宋军大放箭雨,就立刻佯装避退,绕着弯,奔夏军中军而去。

再假意护卫中军,趁乱杀掉老贼——

梁盛坤布!

大战转眼即到。

公元1119年,徽宗宣和元年,八月十五。

没错,就是这个大宋子民正张灯结彩,欢庆中秋的喜庆日子,老谋深算的童贯,提前开战檄文的两天,想打大夏军一个措手不及,选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吉日!

作为大宋的老对手,大夏梁王也不是个饭桶,早就看穿了对手的鬼伎俩,早早就在宋夏间大军通往永和寨的必经之路——

横山与葫芦河等交汇切割的河谷、岔口,杀牛领、赏移口处,安排了对本地轻车熟路的藩族!

准备将计就计!

回敬宋军一个中秋大礼!

本地的大藩族,卫慕氏、野利氏、没藏氏等都在其中,这三个大族的关系也很微妙!

都是曾经大夏皇族的氏族,但同样因为政治斗争被一一排挤、打压、甚至屠戮,最后不得不远离了大夏的朝廷和宫廷的政治争斗漩涡。

还有就是,他们彼此都不对付,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原因,大家亦敌亦友,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才不得不继续为大夏充当马前卒。

如果说除了宋军想置大夏于死地,在预支战果的情形下,他们就是大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