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磨豆腐(2 / 2)

乡间野趣 长河落日圆 3875 字 2022-12-29

对于他们的变化,二老没有多想,只当是病愈、儿子回来,他们人逢喜事精神爽而已。

一家人用完早餐后,便收拾好昨天泡的豆子去了豆腐坊磨豆腐。王途还是小时候跟着来过几次,看着师傅的熟练手法:磨豆子、过滤豆渣、煮豆浆。

豆浆煮开后,就可以喝了,王妈妈提供了一个盆,师傅舀了一些豆浆出来,王妈妈留作家人喝。

煮完豆浆,下一步就是关键的一步:点卤水。随着卤水的慢慢倒入和搅动着豆浆的木棍轻轻的动作后,豆浆开始慢慢凝固,变成豆花,这时的豆花很嫩滑,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入白糖或者酱油辣椒油咸菜等,一碗美味的豆花就成了,王途很很馋这一口,王妈妈也如他所愿,给他留了一些豆花,借着师傅家的碗和调料给王途调了一碗豆花出来,久违的味道,使得王途吃的一脸满足。

点完卤水,把豆花倒入铺了纱布的木制磨具里,盖上木板用重物压制起来,里面多余的水分就会从四周的小孔里流出,想要嫩一些的压制二十分钟即可,想要老一些的就多压制一些时间。

新鲜做出来的豆腐冒着热气,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豆腐香味,由于王家不喜欢吃太老的豆腐,就压制了二十来分钟就结束了。豆腐水分含量高,更嫩滑,最终三十斤豆子,去掉留的豆浆、豆花,磨出了八十斤左右豆腐,正常的产量是一斤豆子可以磨大概三斤豆腐。

这么多豆腐,王家是吃不完的,王妈妈留了一些在厨房自家吃,其余都是用来送人的,自己生病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他们帮忙看家,也承蒙他们的热心肠,多有照顾生病的她。所以怎么着都得感谢一下,饭是吃过了,还有其他的方法,大家都乐意吃豆腐,但每家吃不了太多,一点豆腐也不值得去磨,王妈妈便想自家多磨些豆腐送给他们。

所以豆腐看着多,一趟分下来,左邻右舍,关系好的,很快就分完了。在农村家里做点豆腐或者其他吃食互相赠送都是很稀松平常的,所以这才使得大家伙的相处越来越好。

中午吃了一顿豆腐宴,王途有点贪嘴,吃的肚子都圆滚滚了,赶紧出去走走消消食。边走边想怎么把空间里的桃子变现。先不说这些桃子的来处,光是它的品质和效用就没法解释,看来无法走平价路线,人多口杂解释不来,也许倒是可以走走那些高端路线?

说曹操曹操到,下午的时候王途接到了黎董的来电,说是他上次送的营养液效果很好,救活了他从泰国黑市重金购来的鹦鹉花。

王途当初查了很多花卉的资料,也了解过鹦鹉花,凤仙花属的一种,不过你要觉得凤仙花不过尔尔,遍地都是,小瞧它那就错了。鹦鹉花花期在8-9月份,它的花色粉紫,夹杂有绿色和深红色,像羽毛色彩多样的鹦鹉停在空中或草地上,因此得名,于1901年被植物学家E·D胡克发现并确认。

鹦鹉花生长在泰国,由于其的生长环境很苛刻,繁育非常困难,需要特定的土壤和当地的昆虫授粉传播,因此特别珍贵,是泰国国宝级的花,禁止出口,所以想要看到它,需得去泰国当地的植物园才行。

而对于黎董能得到鹦鹉花,王途也不奇怪,毕竟它不是战略物资,只要有钱,弄一株出来还是办得到的。但是你能买得到,不代表你能养好,由于它的生长特性需求严苛,国内环境根本不适合种植,只能花大价钱利用高科技来培养它,这样一来成本就特别高。不是一般的有钱人可以玩的起的,由此王途看出黎董不是一般的有钱,对当初卖人家200万一株的七彩菊的愧疚烟消云散了。

“王途兄弟,你真是我的福星啊!要是没有你的营养液,我的那株鹦鹉花肯定完蛋了!”黎董在养花一道上真是没有任何架子,平易近人,相处起来就是一位爱养花的普通人,让人很难想象他是叱咤商场的精英人物。

鹦鹉花是八月底从泰国黑市买来的,在高科技的照顾下,开了一个月的花,眼瞅着到了九月份,花期即将结束时,除了花瓣的凋谢,植株叶片也开始病变,打蔫,甚至有些枯萎。

这一变故把花匠吓得不知所措,他可是知道鹦鹉花的价格的,比那株七彩菊翻两三倍不止,要他说心里话的话,有那个价格不如多买几株七彩菊回来,花好看,花期长,耐严寒和干旱,好养活,他都没怎么照料,自己就长得好好的,比那娇贵的鹦鹉花好上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老板把鹦鹉花交给自己养,也给买了相应的高科技产品来辅助,自己花钱又出力,结果还给养死了,这要让老板看到不是要把自己骂死了,严重的话工作都不保。想想就害怕,一不小心打翻了一旁的工具架子,一些没有包装的空瓶子滚落在地上,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花匠努力回想了一下,这是老板和那株七彩菊一起带回来的,说是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