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建造大棚(2 / 2)

乡间野趣 长河落日圆 3797 字 2022-12-29

伙一起齐心合力,帮忙把材料卸车,再运往王家祖宅后的空地,村民们很质朴,干活很卖力,王爸妈感谢他们,让他们少干点都不行,那尽职尽责的态度不清楚的还以为是给自家干活,其实是因为大家都没啥隔阂,心思也很单纯,觉得互相帮助,乡里乡亲的,再正常不过。

话虽然这么说,王途却不能白白乘人家的情,和王爸妈还有村长私下里商量了一遍,因着下午还要搭建大棚也需要人手,于是决定给帮忙的人开工钱。

城里面的临时工一天都可以挣一两百块钱,王途不知道乡下的行情,但是大家干活卖力,自己也想回馈乡邻,于是决定给150块一天,中午再包一顿饭。

村长直言太多,乡下经常有人请小工帮忙盖房子,打农药,除草,收粮食等等,一天最多的也就给一百块钱,大多数的都是给七八十块钱,还不像王途这样大方包一顿饭。

就这样很多村民抢着去做,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去干活挣点钱还能补贴家用,一举两得。王途听了很不是滋味,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大家致富的心。最终力排众议,加到了一百块钱,包一顿午饭。

村长拒绝不得,但是也替大家伙谢了王途一番,直夸王途心善,真心为乡亲们着想,当后知后觉得知消息的帮忙乡亲听到后,也都放下手头工作,跑来跟他们致谢。

“王途,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助应该的,这工钱就算了。”

“就是,翠萍,你也劝劝你儿子,这有钱也不能乱花,我们帮你们忙,心里乐意。”

“一百块钱工钱太高了,还包午饭,这……不太合适啊!”

“王家小子真是心善呐……”

“谢谢王家小子,翠萍你养了一个好儿子,我都羡慕死了……”

……听着大家伙儿议论声,王途却不觉得烦,反而心底升起诸多的开心,也感慨道:“各位乡亲们,你们愿意来帮忙是情分,我给你们发工钱也是我的本分,哪有干活不给工钱的理,我已经和村长商量好了,大家不要再推辞了,想必大家也都多少听说了一些消息,我这次回来家乡,就是想留下来发展,我以后计划搞绿色经济,也就是利用科学手段来种植农产品,提高产量,带动咱们这里的经济发展,今年时间不够,我先用自家地实验发展一冬天,如果效果不错,明年大家伙也可以来跟我学习……”

王途发表了一番激昂的演讲,带给了大家信心和希望,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大家都不再推辞拒绝,只是都默默地更卖力的干活,所以原本计划的要下午才能搭建大棚,午饭前就已经给把框架组装了起来。

王途是从王磊饭店订的午饭,王磊也是从王家坳搬出去的,听说王途的举动后,直言饭钱免了,感谢他为乡亲们指路。王途哪能占人家便宜,推辞了良久,饭钱还是付了,只不过只收了成本价而已。王磊和王途各开了一辆车才把饭菜拉回来,像上次一样,还是在晒场摆的流水席,全村两百多人都来了,大家举杯相庆,把“茶”言欢,其实王途带了酒来的,是王妈妈珍藏起来的周老板送的茅台,只不过被大家伙热情高涨的下午还要干活不能喝酒误事为由拒绝了,大家只喝了茶水和饮料,但是氛围却一点不冷清,反而更热闹。

午饭后,那些体弱的,不方便干活的老人,小孩主动留下来收拾残局。王途他们又都返回了大棚地。下午的工作就是在大棚的中间建一条地龙,冬天气温低时要烧地龙给大棚保暖。然后再把塑料布封上,留好进出的门,通上水和电。

由于大棚种植,水分不易蒸发出塑料膜,所以不能直浇水,王途装的是可以定时自动喷雾洒水器,这样可以更准确把控湿度,以免浇水过多或者过少,导致蔬菜长势不好,而且更节省人力,如果有病虫害,还可以配好农药接上喷雾器,自动喷洒,不过王途想搞得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健康蔬菜,所以不能打农药,只能靠人力除草除虫,这样也可以雇村民们来干活,给他们提供赚钱的机会,也算是一种回报了。

三亩地总共建了三座大棚,每座大棚去掉间隔和留的灶台和烟囱还有临时仓房等等,还能有八分地左右,面积不算大,但是也不小了,因着蔬菜都是多生多茬的,所以能种的种类也可以丰富些。

左边的大棚王途打算种草莓和番茄。中间的大棚种香菜,小葱,大蒜,辣椒,生姜等调味为主的菜,右边的大棚种黄瓜,茄子,青菜等,都是常见的蔬菜农产品。至于大白菜,菠菜,都是抗寒的作物,土豆,地瓜那些都是秋天收货,可以存放一冬天的大众农作物,这些都不用大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