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铃歌见顾辞不动,她自然也不敢说顾辞。
况且顾辞做事早已经闻名天下,他做事又怎么会让人来教?
燕铃歌跟着顾辞的母亲前去迎驾。
皇帝已经走了进来,顾辞的母亲跪下道:“皇上,您怎么过来了。”
皇帝扶起顾辞的母亲,“听说老九带回来了媳妇,我来看看,顺道看看你。”
顾辞的母亲微微垂眸,带出几分娇羞,这一刻,突然感觉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也有那么几分犹存的风韵。
燕铃歌跟着就在顾辞的母亲身后,她还跪着,跟着顾辞的母亲话后给皇帝请安。
皇帝拉着顾辞母亲的手走到燕铃歌身边,他说:“起来吧。”
“谢皇上。”燕铃歌站了起来,但没有抬头,不是有多怕,只不过她是丞相府的千金,是大家闺秀,一切皆是温婉如玉般,有着内敛的气质。
皇帝看着燕铃歌,笑容也是在脸上绽放着,“朕还是第一次见丞相的女儿。把头抬起来朕看看。”
燕铃歌刚要抬起头来,她身后传来脚步声。
燕铃歌回头看去,只见顾辞缓步走来,一脸沉稳,略带阴郁。
皇帝和顾辞的母亲一同向顾辞看去。
皇帝见了顾辞便是一脸会心的笑容,回头对顾辞的母亲说:“老九竟是个护老婆的。呵呵呵。”
燕铃歌脸上一阵烧灼之感,她甚至感觉自己的耳朵都很烫。可谁知道,她不止怕顾辞,还恨顾辞!
没想重生到了古代,第一次见这个权威最高的人,竟然还被这个人调侃了。
顾辞才要给皇帝行李,皇帝便走近他,“听闻你带着媳妇回来了,朕来看看,”
说到这里,皇帝又往屋里头瞧了瞧,说道:“朕闻到了炒茶的香气。”
顾辞的母亲连忙说:“是辞儿炒了茶,皇上您正好尝尝。”
“好,朕赶得巧了。”皇帝和顾辞的母亲往屋里走去。
燕铃歌和顾辞跟在后面。
屋里,皇帝并未像个馋猫一般走到炕桌前准备喝茶,而是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玉镯和簪子。
他回头看向顾辞的母亲。
顾辞的母亲连忙对着皇帝福了福身,谢罪般道:“辞儿第一次带铃歌回来,臣妾没有什么贵重的,便将皇上赐臣妾的玉镯和簪子送给了铃歌。”
燕铃歌一听后背直了起来。那些东西她可没有稀罕过,她连忙表明自己不要。
皇帝却笑了笑却对燕铃歌说:“既是朕送你的,那就是你的,你想送与谁都是可以的。”
皇帝话后又对燕铃歌说:“你母妃送你的,是她一番心意,你收着便是。”
皇帝说完牵着顾辞母亲的手往炕桌边走,又对顾辞的母亲说:“回头,朕再送你两只。”
这样说着,皇帝又回头看了一眼燕铃歌。
燕铃歌不知皇帝何意?
只见皇帝对燕铃歌说道:“今个老九带你回来,朕这个做父皇的,有些疏忽了,没有为你准备礼物,回头朕差人给你送相府去。”
“皇上,臣女不敢……”燕铃歌连忙要跪。
皇帝却对顾辞说:“扶着你媳妇,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要跪了。”
皇帝话后转身和顾辞的母亲继续往前走。
顾辞对燕铃歌说:“你喜欢什么,跟本王说,本王都能满足你。”
口气不小!
顾辞越这样说,燕铃歌就越不想说拒绝的话!
她对顾辞说:“想要今晚的天上的月亮。”
“……”顾辞虽然无语,但她嘴角却浮起一抹上玄月般的笑容来。
皇帝竟然也脱了靴子上了炕,还让顾辞的母亲陪着他坐在炕上。
顾辞和燕铃歌分别坐在了两边。
皇帝等着喝顾辞的茶。
顾辞开始泡茶,茶香淡淡,却又持久飘香。
皇帝喝着顾辞泡的茶,一个劲儿的夸赞顾辞,从顾辞的茶艺到顾辞领兵打仗,又夸了顾辞的外表和内在。
燕铃歌有些怀疑皇帝在对她夸赞自己的儿子,有种王婆卖瓜的嫌疑。
只是,顾辞这个狼子的野心,皇帝还并不知道。
午膳时,皇帝说要留下来用膳。
顾辞的母亲连忙起身让下人重新准备,她没想到皇帝要留下来用午膳。
皇帝却阻止了顾辞的母亲,“朕随你们一起吃就行。”
桌上,燕铃歌看见大多菜都是自己喜欢的,她正想着顾辞的母亲和自己口味还挺一样。
然而就听见皇帝说:“看着都不错,朕今天也尝尝女孩子喜欢吃的食物。”
皇帝一句话,让燕铃歌看向了顾辞。
果然,顾辞的母亲说:“辞儿昨个就过来告诉我铃歌的喜好。”
顾辞风轻云淡,皇帝看向顾辞,眼里都是爹对儿子的疼爱和欣赏。
燕铃歌并未感动,不是她铁石心肠,也不是因为她不喜欢顾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