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辉院老太太与顾瑾瑜夫妻的谋划顾思桐不知道,但顾思桐忙得很。
盛满仓开业了,虽然时间仓促,但刘掌柜的干货铺子老主顾没有半点丢失,配合着顾思桐想出的开业当天买精米送粗米、买干货送果干、全场消费十次根据金额不同可以选择不同金额的米粮、干货作为谢礼等开业政策,又因着城中人到了冬天已经到了屯冬粮、贴冬膘的时候,盛满仓开业当天的生意就十分的火爆,当天就卖出了平日里一侯的销量。
到了下午,顾思桐到了盛满仓,见到仍然络绎不绝的人流十分满意:米粮铺子选在街尾,方便内城、外城的百姓前来选购,将干货铺子挪到这个位置,也可在保有原先主顾的基础上,照顾外城百姓的采购需求。
“刘掌柜,新店开在这里,可还习惯?”顾思桐依旧扮作了清秀公子,摇着折扇询问。
“回东家,这个铺子位置极好,外城的百姓也能来光顾来。老奴有信心,明年铺子收成能是去年的两倍。我那些老主顾都来照顾生意,但就是有的嫌比之前远些。”刘掌柜实话实说的开口。
“店里原先就配备了一辆牛车,咱再多配几辆,刘掌柜你那些老主顾,你都知道地址,等他们订了货,你就差人给他们送过去。他们可以临时来跟你下单子、也可以跟你下日常供应的单子,按照约定日子进行派送,他们提前付定金就是啦。
店里不止可以卖干货、干果,也可以让他们提一些类似于鲜鱼、山鸡、野兔、鹿、狐的单子,等到货就直接给他们送过去;单子多了,同一片巷子就直接可以一车送过去。不过送货的价格要稍微高上那么一点,车马费也好。
不仅干货铺子可以这样,米粮铺子也可以送货上门,你跟李掌柜你们商量一下,看看牛车买几辆够用~”
刘掌柜遇到的的问题,难不倒顾思桐,她根据自己时代的经验,立刻给出了答案。
“公子的主意甚好,老奴立刻便安排。”刘掌柜应道。
“东家好,咱家消费满十次可以选谢礼的政策,让今日登门的客户基本上都下单了,还有买家问我这个活动是不是一直都有,因为他们刚刚屯了不少米粮。”旁边李掌柜也招呼完客人,走到了顾思桐面前。
李掌柜名叫李刚,才刚刚二十多岁,前两年老掌柜的年纪大了回家养老,禀了顾思桐同意才让李刚做了这米粮店的掌柜的。他对铺子里多了一项干果生意、又多了个掌柜的,没有半分不满。
对他来说,他只愁自己二十几岁的年纪却只能呆在小小的米粮店里,无法学到其他的东西,稳定但好似一眼就望到了五十岁的样子。所以,刘掌柜在这里,他每日自是以礼相待,刘掌柜接待主顾、收货的时候,他基本也都跟在后面端茶倒水的看着~
“自然是一直都有的,就算是米粮价轻,但城里每家日日顿顿的都要用各式的米粮,有这个活动在,自是可以刺激着百姓多来消费。”顾思桐回答了李刚的问题。
“是,都听东家的吩咐。”李刚听完立刻干劲满满的答复,然后就见到了新的客人进店,就立刻走上前去招呼了起来。
长乐坊街尾。八方茶楼。二楼临窗雅间。
“公子,上次追杀公子的蒙面人属下查到城外就没了踪迹,看着身手不像是普通小厮,倒像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但肯定不是行务之人。”一名穿一身深青色劲装,腰间别着短刃,古铜色肤色的年轻男子正向自己的主子恭敬的回话。
男子禀事的主子——周玄辰,正端坐在矮榻上,品咂着杯中刚刚冲泡的雀舌。雀舌味苦、性寒,但确实只能泡个两三次就失去了味道,他爱雀舌的味道,但雀舌这如此不耐冲泡的品性却让他又爱又恨。每次喝雀舌茶,他总希望着自己这寒冷的、无人顾及的日子就像这雀舌茶的香气一样短暂、有一天能够过去。
母亲白氏在他两岁时跟随父亲出征却被人掳去,故城那一仗父亲虽然大获全胜,却并未在敌军战营找到母亲,只见到了敌军溃败后放火烧了的营地,一座又一座的帐篷烧起来火势漫天遍野。
后来父亲发了疯一样找了母亲3年,在三年后迫于族中压力,对外宣称白氏已病逝三年,又重新娶了同僚的妹妹孙同君作为继室。他的继母在新嫁入周家时表面上也是对他极好,再到后来自己生下了子女,也总是事事宠着自己,平日里他与弟弟妹妹产生点摩擦、孙氏总要当着他的面重重的责罚弟弟妹妹。以至于年少时的周玄辰并没有感受到没有亲生母亲的难过,反而被孙氏宠的无法无天,把孙氏当成了自己的亲娘。
直到那一年父亲二次出征故城再也没回来,不久朝中就下了追封父亲为卫国将军的敕令。而他的好继母,终于在此刻露出了真面目,设计陷害自己失礼于父亲丧礼现场,禀了族长同意后,将自己赶出了周家。
被赶出周家后,他只能暂居至舅舅家中,舅舅带了他上门讨要她母亲的嫁妆,只被孙氏一通苦闹、拿出来了早已准备好的账册,说是白氏大义,嫁妆在白氏刚进门的那几娘就拿出来贴补了周将军的军队,剩下的又因着这几年周玄辰的花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