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可以说是每个证券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而且还需要熟练应用的工具,也可以说是一套理论。他的繁复堪比一套百科全书,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和理解就会带来灭顶之灾。
会议室里面,营业部的分析师们已经坐好,工作年限不够三年的景继仁还没有资格坐在这种会议上发言,因为有三年以上才是可以申请分析师职业资格,申请还需要营业部推荐,公司同意后才能在行业备案,成为一名有执照的司机,在股市上开车。
今天他是列席会议来聆听的。营业部的投顾都是在服务中心的,他们主要服务于营业部大户室以及资产大于100万的客户,所以他们人数不多,只有5个人的团队,但他们都是从91到92年进入公司的,一个个资历深厚,学历也牛逼其实一个北大、一个清华剩下的都是不同程度的名校,不过都是在职的,但这绝对不影响他们对行情的判断水平。
三个分析师两女三男,其中三人都有交易所红马甲的背景,另外两个没有改革以前是做自营的,都手上操作过千万级别的资金,在那个坐庄的年代,他们是营业部利润的源泉,证券公司一方面为客户服务,一方面和股民在市场上博弈,有些胆大的还拿着客户的保证金与客户和场上其他的机构博弈。
那个时候最典型的是德隆系的崛起,从新疆异域疯狂的席卷全国。而挪用保证金炒股的券商比比皆是,后来这些券商的名字滞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90年代几乎所有证券公司都挪用客户准备金,最后熊市来了,全部崩盘。这以后才出来第三方存管,就是为了避免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的。最著名的有证券公司的电脑部经理利用职务之便,竟将客户的338万保证金和单位公款15万元挪用作炒股经费。还有挪用到把自己玩完的西北证券,现在连名字也看不到了。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一个走向有序的时代,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开始,以新证券法实施颁布为终点,开始长达数年的改革之路,三方存管的出现弥补了资金监管的漏洞,这也就是银行驻点的起源,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被正式称为三方存管,它有一个过渡的名字叫银证通。
闲话少叙,我们言归正传,分析师们开始陆续的发言了。第一位是李建勇老师,他胖胖的脸蛋上始终微笑着,带着厚厚的眼镜,看上去有些邋遢的头发,也掩盖不住他眉宇间的才华。
李老师说:我认为目前的指数双头的信号非常明显,短期内指数必然下跌200点左右,我看牛市有可能结束,或者变成慢牛。理由有以下几点:1.从两市的持仓量分析,盈利账户的比例已经突破了历史的最高阀值。2.新股发行的节奏明显加快,对市场有抽血效应。3.股改后的股票炒作的很厉害,泡沫的味道我坐在这里都能闻到,小心这种击鼓传花的事情在这里突然鼓停,那就会成踩踏事件。4.日线技术形态上已经有构建左肩的迹象,15分钟K线顶部机构已经形成,最近需要警惕。
李老师发言完,只见另外一个分析师朱士申就反对,李老师你是不是危言耸听了,我一直讲这轮牛市是红利牛,股改牛,政策牛,资金牛,市场目前只是上涨过程的换挡加油,现在这个位置就是大胆的买,下跌更要大胆的买,技术面上有可能是双头也有可能是蓄势突破,技术分析那玩意就是建立在三大假设之上的,听听就行,没有卵用。
两人就此掐起来了,接着其他两位分析师也加入了进来,现场混乱了起来,看的场面快失控了,任大发看了一眼坐在那里老神自在的投顾主管孙乐,孙乐这次开口,干什么?没看见任总坐在那里?你们是要造反吗?都给我坐下,不成体统。
据说孙乐的资历与任大发一样老,据说两人从一到营业部就竞争,据说最后老总竞争失败后,孙乐准备脱衣服走人,是任大发主动上门提着酒挽留他,不知道两人聊了什么,孙乐就再也没有提离职的话。
而孙乐虽然没有走,但是在营业部里面呆着机会就硬怼任大发,任大发从来都是柔弱的回应甚至不回应,孙乐也有尺度,不是胡乱的怼,主要是找任总的问题,据说上级领导只所以特别信任任大发据说是因为他对孙乐的包容。景继仁看着这想起田丽总给他说过的事,暗暗骂道两只老狐狸,只能感叹道行深,以后要多学着点看来。
接下来孙乐也谈了谈他对市场的看法,他说你们的观点呢我同意一半,短期看都对,长期看是不充分的,还是要多研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这一波资源价格的趋势你们都没有看到,我和你们打个赌,今年的市场一定会爆涨暴跌,要做好在泡沫开始时贪婪,破灭是要跑得快。
就这样以对赌的方式结束了争论,本来大家都要准备散会了,任大发突然来了一句,我看也不竟然。孙乐轻蔑的看着他,你懂个毛线,全营业部只有孙乐敢这么说话。
任大发也不生气,说老孙你这是打压反对意见,气的孙乐说,那你说。只见老任喝了口茶缓慢的说到,同志们啊这是我们行业的好时候啊,我们十年才能等来一波牛市,是挣钱的好时候,调什么调,我看就是买买买,指数能上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