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临近五一的市场行情变化(2 / 2)

中的烟头,打开窗户让外面的新鲜空气吹了进来,虽然临近五一,但是天气还没有真正的炎热起来,风里面有丝丝的凉气,景继仁打了个冷战。其实当他早上看待国内的GDP和CPI数据的时候,和宏观研究员预期的有些不一致的时候,就知道今天的市场会有比较大的波动,景继仁相信宏观研究员给的数据,而对手上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怀疑的。

这极有可能是粉饰过的数据,只是为了让通胀不要造成太大的舆论压力,那是给全国人民看的,是稳定人心的东西,或者窗口指导的东西,每一个数字都是高层反复权衡过的,这样做也是从大局出发。但是作为从业者,景继仁知道自己的眼中必须看到真实的数据,这个数据只有自己总部的宏观研究员研究分析后给出的结论是可以采信的,当然这份信任不是盲目的。

是李老师告诉他的,李老师清华毕业后,很多同学留在总部做研究分析,他是一个孝子,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老家工作,先到银行,当年银证分家的时候,没有背景后台的他就被强制划归证券公司,理由就是他是学这个专业的。李老师当年为人木纳,不似现在能说会道,而且有些懦弱,这种情况下李嫂知道了,去行里大闹了一通。

领导更加坚定了把他赶去证券的决心,这个在当时还看不到前景的行业。也许只有李老师自己是高兴的,他当年的同学和他条件差不多都去了证券公司,他们经常交流,有时几次邀请他去沿海,都由于自己对家庭的执念给拒绝了,这次在家门口干自己心爱的行业,李老师仿佛换了一个人,开始意气风发了起来,几年下来,收入不断攀升,早早超过那些还在柜台山忙碌的前同事们,李嫂也不再唠叨了。

李老师给他讲了分析师行业的潜规则,就是不能相信公开的信息,一个分析师要善于挤干水分,就如同经济学教授讲的,今天我们学经济学,就是为了明天不上经济学家的当。至理名言啊,这就是知识在书本里,功夫在书本外的道理。

李老师细细的给他讲了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口径,讲了GDP 的意义,CPI指导生产的和分配的作用,也讲了货币的剪刀差在实际分析判断中的应用,理论上研究深入了是可以判断大盘涨跌的,据说以为叫罗毅的年轻人和你年龄相当,是这方面分析的专家,你要多留意他的一些言论和观点。

慢慢的景继仁有了自己的视角看市场,已经不是那个新兵蛋子了,三年最美好的时间里面,是一个男人最精力旺盛,头脑最敏捷的黄金三年,景继仁好在利用的很充分,终于汲取能量壮大了自己。

站在窗前想了很多的景继仁被敲门声打断,原来是童颜告诉他,营销部每月的例行夕会开始了,这是部门人数最全最集中的会议,解决一些普遍问题,政策宣导,营销培训的会议,随着营业部各部门不再那么忙碌,实习生们也正常的开始了业务培训和上岗前的准备,今天会议结束也是他们部门每月聚餐的时候,杨沐的烧烤店已经成为他们的娱乐基地了,今天杨沐早早的打烊,不对外营业了。。。。。。

拿起桌上的记事本,景继仁快速的前往会议室。

--

作者有话说:

如不是长期沉浸在股票市场,长年的不断复盘和实战演练是总结不出这样的精华的,景继仁比较幸运,一开始有名师指路,自己也刻苦勤奋,早早的将这些方法用在了自己的客户身上,而且在牛市趋势里面这种方法还不算最能体现优势,当时当熊市到来的时候,这种方法就是永不套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