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年在股市里面的人来说,最热衷的就是判断市场的短期涨跌,其实这是最难判断的,因为股市的周期不是按照涨跌去衡量的,这样做是无法做到稳健的。因为这个市场需要的是逆向思维,扬长辟短,既然没有办法判断短期的涨跌,我们就应该把思维放远一些,寻找更靠谱的参照物。
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实现呢?在技术分析为王的时代,人们主要是利用均线,其实景继仁更喜欢应用单只股票均线,这个均线是没有 具体数值的,而是根据每只股票变化的,因为他认为,移动平均线的关键和核心就在于移动二字,如果找出移动的秘诀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因为均线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他是几天的平均价的加权平均,所以不可能固定为20日,30日。60日这样的具体数字,用这样的具体数字判断真的会成为三季人,刚好是顺应了别人给定的思维陷阱里面。
简单的讲,大家都说调整的时候看20日线,如果不破就加仓,如果破了就卖出,很多人都发现这个指标有时候准确有时候不准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主力在左右,他需要你进场的时候,股价就是标准的在20日线附近做出标准的规定动作,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会左右漂移。
很简单的例子,主力在吸筹的环节,20日均线肯定是不准确的,比如打到20日均线附近散户买上筹码后,价格随后一定是跌破20日均线的,那么按照理论短线的散户就割肉离场了,这样主力就拿到了廉价的筹码,差价就出来了。
哪有人说了,我就坚持不出来,好人家也有办法,继续洗,从20日洗到30日你总扛不住吧,很多人就是这样的被洗出筹码地位区间。卖出的时候也是一样,本来你是跌破20日均线打算卖出的,这时候卖出你还有一段的收益,是赚钱的,股价就是每次到20日均线不跌破,那么你就不会抛售筹码,没有筹码的散户一看不跌破,是买入的信号啊,所以主力就借机清空自己手中的盈利筹码,突然有一天直接开在20日均线之下的价格,让所有人都傻眼,没有了出来的机会,只剩下割肉。
所以始终抱着一只均线是很傻的行为,景继仁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均线的使用方法的核心就是移动,他是动态的,每一只股票都应该有一直自己的移动平均线,可能是3日,也可能是6日,那一日都有可能,而确定在那一段时间采用那个数值的均线,完全取决于你持有后的跟踪。
当持有一只股票的时候,就需要在买入后调整自己的均线,删除软件中所有的默认好的均线,保留一根,然后移动他,直到所有的收盘价中的大多数和你买入当天的收盘价在同一个均线的时候,你就保存这跟均线,以后这跟均线就是你持有股票的支撑位,股价跌破了你就卖出,股价站上了你就买入,涨幅一段时间远离了你就减仓,到附近有开始成交量增加了,就加仓回去,这样可以反复。
这是技术分析时代最稳健的获利方法,准确率极高。在07年那个时代,当大多数抱着技术分析的正统理论,在哪里围绕着机械固定均线研究的时候,这种打破常规的方法解决了固定均线灵敏度不够的问题,在一定的操作上可以取得高于市场的胜率,直到技术分析的信念崩坍,这种方法就没有了市场。
实际上在这个市场里面,真正的高手不是领先市场一步,也不是有很牛气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常规的手段上多思考多改进0.01就获得成功了,这是一个讲究胜率的市场,并不是一个押大小的一锤子买卖,不是一个靠勇气一直梭哈的地方,如果把股市当赌场,那你就真的谬之千里了。
如果当出发点都错了,秉持着错误的价值观和理论来到这个市场的时候,已经未战而先败了,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买菜的时候可以为几毛钱和菜贩讨价还价个不停,一旦到了股票市场,大方的不得了,买入的时候很随便,根本就是率性而为,这样的操作不吃亏是没有道理的。
往往被市场教育过的人们总是归结于各种原因,但从来都不愿意仔细下来去深思别人给的东西就那么的靠谱吗?别人嚼碎了的东西再喂给你你真的能吃的下去?我想简单的道理人们都是懂的的,实际上在股市的投资者大多数和婴儿差不多,何况现在的婴儿已经拒绝这样的不卫生的喂法,但是股市却在天天上演,很讽刺。
世间有没有稳健的获利法,有一定是有的,不然也不会有人不断的战胜市场,但是没有自己东西的投资者一定是没有稳健获利的方法的,所以在投资中不能去完全复制别人的经验,哪怕已经是经过证实的事情。这也就是很多人用别人的方法却不能成功的原因。
其实大多数的时候,景继仁的思考是怎么带着自己的客户能走出固有的思维误区,但是证券市场的事情历来不会让他想法实现,因为参与者本身来市场的目的就一个,只要赚钱,只要赚钱就可以,没有人原因听你讲那些,他们更细希望你直接给出结果给他们。
所以我们的从业者,就是子啊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里面不断的重复着一曲悲怆的故事,很难取得客户的信任,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