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贰心(1 / 2)

家父刘皇叔 武陵年少 3453 字 2023-02-09

谯县城外。

刘登正毫不避讳的向陈登介绍着他们今年为了恢复各地农业生产、鼓励农桑而作的各项举措:“梁国等处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我们准备让农户在农闲时修筑堤堰,开凿沟渠。等五六月时小麦收成,便蓄水种稻,十一月水稻收获,再翻耕种麦。”

稻麦复种制初现于唐代,是一种水旱轮换、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种植制度。它不仅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稻、麦水旱交替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清除土壤有毒物质……

在气温条件稍差,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采用这种方式一般都能获得显著增产。

当然严格的说这也不算刘登的创举,早在《管子》《荀子》中就曾提到过,黄河流域以及中原一带,许多地方都能做到“一岁而再获”甚至是“四种而五获”。

刘登只是将这个时代盛行的粟麦轮作、“麦下种禾豆”的农耕方式替换成了产量更高的稻麦复种。

在听到刘登准备组织百姓大兴水利,就是为了种植水稻,陈登若有所思:“稻一年所出尚不及麦,刘使君与公子如此大费周章,开挖沟渠,联系江河,恐怕不单是为了农桑吧?”

刘登笑着转过头来,见被对方看出了其中的军事用途,也不遮掩,大大方方的说道:“到底是陈君,一眼就看出了关键。兴修水利,既是为了农桑,也是为了方便漕运,将来无论是运兵还是运粮、亦或是行商,都是一大便宜。”

陈登见他如此坦诚,似乎也不意外,是因为他本就没有臣服吕布,又与刘备父子有旧情,此举显然是没把他当外人。

本来二者之间的联系从刘备将重心转移到豫州开始,就变得有些淡薄,但吕布实在不堪为徐州之主,又兼听闻刘备大败袁术,陈氏的态度于是再度发生了变化。

此次入朝,陈登特意到谯县拜访刘备父子,是出于巩固关系的目的,顺便探探这二人对陈氏的态度。

一路说着听着,陈登故意打听起豫州的事务,譬如修水利、屯田练兵等事,刘登都没有对其隐瞒,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信任,做儿子的态度如此,当爹的多半也是一样,这让陈登心中喜悦安慰不少。

两人一路来到州牧府的门前,只见州从事刘琰、主簿裴潜等人都迎上前来,豫州的二号人物、别驾陈群倒是没有出面,应该是刘备要照顾他的面子。

刘登等陈登与刘琰等人打完招呼,便伸出手作邀请的姿态:“陈君,请。”

“请。”陈登心中有了计较,与刘登谦让一番,最后并肩入内。

刘备与陈登惺惺相惜,如今再度相逢,更是喜不自胜,两人先是谈起了曾经相处的那段日子,回温了感情,然后又简单说起徐州、豫州的形势,在各自有所保留的情况下相互试探,等到刘备与陈登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后,话题才正式深入进行。

“听闻元龙此次入朝,还带了袁术的使者韩胤?”刘备面上带笑,好奇的问道:“不是还道吕将军与袁术关系修好,正要议亲么?为何突然就要械送其使者?”

陈登也知道刘备先与吕布定亲、后被吕布悔婚的事,对方这话里似乎就带有讥讽的样子,看来不论刘备心胸如何豁达,也忍受不了吕布这样失信。

当然,这一系列的事都与陈登无关,反倒还搞了破坏:“吕布此人反复,既与使君议定婚事,又慕袁术之势,转与结亲。当今东南之地,吕布骁勇,袁术势大,此二人一旦结亲,徐扬合纵,终将成朝廷大患,于是在下便与阿翁游说吕布,好在其尚有一丝忠君之心,又怨袁术前者失信,故再度悔了这门亲事,更将袁术使者韩胤擒下,由我送往许县,以表赤诚。”

随着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合作开展,吕布似也要看在朝廷的面子上跟曹操和好了?

这是刘备最关心的事情,只是他留了神看向刘登,这小子又说中了吕布悔婚。

陈登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其实吕布并不赞同与曹操和好,不过是看到使君已据有豫州、又顺利荐举张辽为鲁相,心生忌惮,想借袁术一事邀好朝廷,请朝廷给与爵赏,诸如督徐豫扬三州军事,就能压在使君之上。”

“若是因为忌惮使君、从而向朝廷示好,为的是压制豫州,那吕布与袁术结亲,不照样能办到么?眼下既已开罪袁术,又去求往昔仇敌施与官爵,曹司空愿不愿冰释前嫌,尚未可知,此举未免不智。”陈群忽然开口说道,目光紧盯着陈登,似乎在怀疑这其中有诈,尤其是以陈宫之才,不可能看不到这点。

陈登淡然一笑,轻声解释道:“从去年郝萌反叛后,陈公台便不受吕布信重,其所出谋也很少被其采纳,反倒是陈公台在一旁越劝说吕布依附袁术,吕布越发以为他有贰心。加之吕布早有独立自强之心,不肯依附于人,又见其大败于使君之手,更为不屑,所以才变易定计。”

这么说也合理,在吕布眼中连刘备都能击败袁术,自己也就更不在话下,既如此,又何必依附袁术?再加上他仍效忠天子、不肯与袁术同流合污,更担心陈宫与袁术合谋算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