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叶开山心中忧心忡忡,昨夜虽写好了武举的章程,可谁都明白他和摄政王有一腿,这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刚进宣政殿,叶开山一愣。
自李牧回朝之后,这朝会每日都召开一次,以往都是他最后来。
今日叶开山刚进入殿内,就看到殿堂上,李牧在低头假寐。
“奇怪,难不成今日有大事发生?”
他嘀咕一句,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过了一炷香时间,李恪蹦蹦跳跳的走进殿内,现在他愈发喜欢上朝这种感觉,尤其是看到台下坐着的皇叔李牧。
这种有靠背依靠的感觉,那是相当的舒服!
他刚宣布上朝,李牧陡然睁开双眸。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摄政王有事要奏?
群臣心中一愣,随后面色怪异,难不成又有哪个倒霉鬼,撞到了摄政王的刀上?
文臣一侧,领头的陈文博目光一寒,诧异之中还带着一股阴沉的冷意。
他有预感,今日李牧所奏报的事情,绝对和昨日有关!
龙椅上,李恪小脸浮现出雀跃神色,虽早已知道李牧要做什么,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激动。
“皇叔尽管道来!”
李牧点头拱手回应。
“陛下,自大夏建朝以来,以有数百年的历史。大夏能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有着唯贤任用,举贤不避亲的传统。”
“更有传承许久的科举,朝中也有太学和翰林院,两者都可给陛下选拔良才!”
“然,自先皇开始,太学和翰林院固步自封,先皇更是废弃科举制度!如今朝堂群臣年事大多已高,朝中青黄不接,臣痛定思痛,发现乃是无人入仕。”
说到此处,李牧言辞恳切,拱手弯腰重重一拜。
“臣替天下寒门请愿,恳请陛下给天下寒门子弟一个机会,重开恩科,设文武双举!为我大夏再择良才!”
此话落下,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不少人额头冷汗狂流,摄政王此举不亚于直接在油锅中投下一壶沸水。
如今朝堂确实以年迈的老臣为多,这些老臣身随两位帝皇,在功劳和苦劳上,都不是后进之辈可以比得过的。
可现在摄政王一言否决,这些老臣又该何去何从?
一旦新人上位,竞争激烈之下,必然有不足者被挤落,到时候他们可就危险了!
群臣内心心绪复杂,面色上都露出复杂的情绪,看向李牧的目光,也带上了冰冷之色
。
断人官路,等于杀人父母!
群臣当中,陈文博面色幽幽,心中冷冷一叹,果然该来的还是回来,摄政王不除,这朝堂上永不会安宁!
一旦让那些寒门子弟进入朝堂,到时候李牧得势,更加不好处理。
龙椅上,自从听到李牧的建议之后,李恪一直绷着脸,在暗中观察台下群臣的面色。
这些大臣的反对,愈发坚定了他的心!
科举必须开,必须听皇叔的话!这些大臣都该死,都不是好东西!
妨碍自己皇权的,那些都不是好人!
气汹汹的李恪绷紧自己的小脸,身上气势和李牧身上如出一辙。
就在此时,一名御史台的御史突然上前一步。
“启禀陛下,臣认为摄政王居心叵测,意图颠覆大夏,请陛下明察!”
“摄政王以权谋私,口中尽是荒唐言论!大夏建朝许久,有自己的选拔用人方式。废除科举,ijushi陛下觉得不适合,这才有了此番的举动!”
“如今摄政王不仅要恢复,还要立寒门子弟,那些寒门子弟可曾见识过什么世面,一旦进入朝廷之中,必然祸乱朝纲!臣请求陛下降旨,彻查摄政王!”
此人躬身站在
李牧身侧,丝毫不惧李牧的威严,满脸正直一心为大夏着想的表情。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附和的声音顿时响起。
“臣认为,摄政王意欲以权谋私,想招募天下寒士为己用!陛下,此举可万万不能答应!”
“到时候只要摄政王寻个借口,问陛下要几个人,那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摄政王,您说下官说的对不对?”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上气氛更加的不对劲。
“臣等附议,请陛下明察!摄政王此举为满足一己私欲,置朝堂而不顾,是大奸大恶之举!臣建议陛下,革除其摄政王果位,废除其摄政大权!”
“臣等附议!”
一群大臣躬身出面,都在出言贬低李牧。
李牧眼中闪过寒芒,嘴角微微上翘,这群御史可真是搅屎棍。
一时间,朝堂上群臣面色各异,大多都带着嘲讽的神色。
摄政王想要以这种方式改朝换代,剥夺他们的地位,这是不可能!
有这群御史在,任何想要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