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星瑶的真诚,安陵容的忐忑,甄嬛的不以为然都被流芳看在眼里。她正了正神色道:
“今日我先与你们说一说宫中的形势,省得你们进宫后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黎星瑶点点头,道:“请姑姑指导。”
她知道流芳姑姑接下来是真的在与她们说一些进宫后需要注意的东西。形势比人强,看清形势才是在宫中生存所必须的。
流芳对黎星瑶的表现很满意,她非常看好黎星瑶,甄大人家的姑娘长相太过张扬,也不知酷似那位对她来说是福还是祸。
“想必诸位姑娘也私下打听过,宫中太后与皇后都是满洲正黄旗的乌拉那拉氏。只不过太后已经许久不问后宫琐事,如今能与皇后娘娘比肩的,只有翊坤宫的华妃娘娘了。
皇后娘娘有后宫之主的风范,华妃娘娘盛宠非其他人可以比拟,待三位姑娘入选后,皇后娘娘将会按内务府提供的地方为姑娘们准备住所。”
一周之后,流芳姑姑便离开了沈府。
这天,黎星瑶刚刚睁开双眼,采月就急匆匆地来到她的房间说道:“小姐,夫人等下要过来看看您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成果呢。可以起来了。”
说完便赶紧差使着院子里的小丫鬟,道:“还不快为小姐梳妆打扮!”
院里的众人在采月的命令下忙碌了起来,黎星瑶才刚刚将衣服穿戴整齐,便有下人通报说沈母已经到了。她刚想从梳妆镜前起身,就被沈母制止了,她笑盈盈地看着面前的女儿,道:“你先梳妆打扮,我在此等一会儿就是了。”
黎星瑶紧张的心顿时被安抚下来,沈母可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对沈眉庄的要求更是严格,这次没有说她动作慢,可能也是芳若姑姑在沈母面前为她说好话了吧。
黎星瑶看着铜镜中高贵典雅的脸,一旁的丫鬟都在小声地夸赞着:“真是太好看了。”“多好看啊!”“是啊!”黎星瑶笑了笑,坐在身后的沈母脸上也乐开了花,道:“走几步让我看看。”黎星瑶从凳子上起身,稳稳当当的踩着难穿的花盆底鞋,步摇不乱晃悠地走到沈母面前,低眉顺眼,端的一副大家闺秀姿态。沈母身旁的一同入府的姨娘也夸赞着说道:“很好,我们大小姐啊,走的极好!”另一位年轻些的姨娘也笑着给出了些建议:“腰肢更软些,皇上会喜欢。”沈母一脸满意地看向面前的女儿道:“说句话儿听听。”黎星瑶仍旧低垂着眉眼,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礼道:“臣女沈眉庄,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她说最后一句时,本来直挺着的背弯了一些,以示她对皇权的臣服。一旁的姨娘非常激动地赞许道:“不错,很合规矩。”沈母又接着考验黎星瑶道:“若是皇上问你都读过什么书呢?”这个问题问到了沈眉庄最擅长的领域,黎星瑶两眼放光,开心的看着沈母回答道:“《诗经》、《孟子》、《左传》”还没有等黎星瑶说完,沈母就打断她道:“错了。”黎星瑶一脸错愕地看向沈母,继而将表情转为疑问,沈母看到了,接着说道:“皇上是去选秀女,充实他自己的后宫,繁衍子嗣,不是考状元,问学问的。”那位姨娘又开口跟黎星瑶挑明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心中对这句话无比反感,黎星瑶面上还是表现出了一副受教了的样子,微笑着回应沈母道:“是,女儿明白了。”沈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了,那今天我就先考你到这儿。还未用膳吧,采月,伺候着小姐用膳。”说完这番话后,沈母从座位上下来,身旁一直站着的姨娘连忙去搀她,她也没有拒绝。黎星瑶在沈母走到门口时,乖巧地说道:“恭送母亲。”
沈母回头看了黎星瑶一眼,眼中有着赞赏与鼓励。接着她便被姨娘们围着离开了黎星瑶的院子。
入宫那天,黎星瑶坐在轿子里,听着团子为她转播外面的画面,团子兴冲冲地说道:“哇塞,宿主,好多马车啊,这皇帝可真花心。”黎星瑶叹了一口气道:“选妃这事儿,后宫有太后压着,前朝有文武百官看着,皇帝要平衡前朝与后宫的关系,等着看吧,选的肯定都是朝中有地位的,再选一些不怎么出头的,也省的那些文官劝诫。”
等马车停下来,采月掀开马车帘子时。黎星瑶被有些已经在宫门外等着的秀女们吓到了,他们之中,有离得远的秉持着早晚都要来,还不如早来的心思,有些呢,纯纯是家中府邸
离紫禁城近便早早的来了。
还没等黎星瑶等多大会儿,就有嬷嬷挥舞着手绢对乱哄哄的秀女们说道:“汉军旗,满军旗的都各自站好啊!容奴才再提醒各位小姐一次,各位小姐是千挑万选留下的,要让皇上太后亲自相看的,这是天大的恩典,各位小姐也别紧张,别错了规矩就成。主子不留用的便是撂牌子,赐花归府,留用呢,就是被选中了。或者当场指给哪位宗亲,福气更大的,就成了宫里的小主,先暂居本家,等册封了位分,选吉日入宫。这些就看各位小姐自己的福气和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