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起来让人觉得很深奥,作为一名即将升初中的我也仍然有点不能理解。但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词语就已经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其中,\“道德\”这一词的含义,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和谐的社会,快乐的校园,和平的国家。靠的正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力量,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下我们对道德的认识。
作为一名有道德的人,首先就是要尊敬人。一个不懂的尊重人的人,谈何道德?谈何做人?当爷爷奶奶生病时,你有没有带着药去看望过?我们时时刻刻要在平常生活中关心和关爱自己的长辈,要让长辈感觉到生活中有了我们是快乐幸福的。做一个有道德的要人懂得尊重师长和团结同学的,当走在路上看到老师或同学,你有没有面带笑容上前说一声\“您好\”?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学习呕心沥血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生活在一个快乐的校园里离不开同学的,那么和同学之间就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和宽容,真心真意地去对待每一个同学成为知心朋友这样友谊才会天长地久。在客人来的时候,你有没有端上一杯水,友好地招待客人?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敬,也是道德的根本。
一个有道德的人,肯定是个保护环境的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用道德来保护这片土地。当我们在街上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道德在哪里?当你们在街上看见一个被踢来踢去的瓶子时,你有没有想过要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这就是考验你道德的时候。你只要弯腰拾起,这一简单的肢体动作只不过是我们的起手之劳,却感染,影响和带动你周围人。所以道德是人与人及社会之间的润滑剂,道德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只有大家都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整个社会就有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我的社会就更加和谐。
因为我们的道德,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有了善良,有了规范,有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我们的中国也一步一步的向光明前进,变得富强而伟大。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共同拥有的——道德。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其主要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契机:
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失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说明了道德标准对人的重大影响。近年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通过规范行为、树立典型、宣传宣讲等方式来引导群众净化心灵、升华品德,最终达到“树人”的目的。
一是明确道德规范,引导群众知荣知辱。我市以开展各项文明创建为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各地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建筑工地围墙、路灯灯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