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顶级联赛。
可一个中乙联赛,竟然也有这么多出色球员?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甲和中乙还有不少好苗子,正等着被他们渐渐挖掘出来呢。
林深满打满算,手里就两家俱乐部。
身为足坛一哥,这格局必须打开。
林深把那些能力在75以下,只能堪堪充当替补的球员模板,雨露均沾的分配给一批经营不是很景气的俱乐部。
中乙和中甲球队,平均每队能获得3个模板名额。
中冠球队,每家一个名额。
中超本身背后的投资人实力都很强,也就没被林深考虑在内。
不过,林深也给了他们机会。
他们的实力比中甲和中乙小俱乐部强,可以通过引援的方式从低级别联赛挖人。
卖掉球员的低级别小俱乐部,拿到钱后又能继续培养青训球员,实现正循环。
一支俱乐部,去掉11名主力+9名固定替补,剩下8-10人都是编外成员。
19支球队加起来,差不多180个球员模板。
想想180个拥有立足欧洲二流联赛中下游球队主力的球员,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日本发展这么多年,能生存在二流联赛的球员,也绝对没这么多。
明明世界杯还早着呢,可临近几个国家已经开始慌了。
眼看着隔壁小母牛坐火箭,他们拍马也追不上,哪能不急。
可不管他们怎么研究,都搞不懂这么多球员突然出现的原因。
最后,也只能放弃纠结。
眼下该如何保住他们在欧洲的竞争力,才是他们最该关心的。
以往,日本外援一直是高性价比的代言词。
但比起身价更便宜的中国球员,日本球员也恨不得骂娘。
这帮球队是没见过钱怎么的?
区区百八十万欧元,一个个就乐得眉开眼笑。
他们哪里知道,不是林深出手。
这帮球队能不能存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根本用不着林深强调青训,一个个恨不得把青训列为头等大事。
挖掘出一个好苗子,那就是看得着的真金白银。
联赛的转播费分红+球衣赞助费,差不多就够他们给球员、教练、其他员工发工资和租场地,安保费,餐旅费等成本。
卖球员赚的钱,完全就是他们干赚的。
就拿姚志坚为例,此前为了内蒙草上飞俱乐部的注册费,他都得厚着脸皮要发起众筹。
前些年,低级别联赛倒闭的俱乐部太多了。
他们也就是勉力维持。
好在上天垂青,球队几个好苗子就像开窍了一样,球技突飞勐进,更是获得不少老外的关注。
光是一个小球员,他们俱乐部就卖了300万欧元。
偏偏那个老外眼睛都不眨一下,弄得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开价太低了。
好在这些球员,早都有国内的体育经济龙头wsg集团给出身价分析。
他报的价,也在合理范围内。
要是太高,说不定人家就去买其他球队的球员了。
林深这么玩,最头大的还是高淮。
本来他只需要去几个俱乐部,重点关注一下好苗子就行。
可在林深这么雨露均沾后,太多好苗子遍布各地。
其中有些虽然球技稍显青涩,但却像未经打磨的璞玉一样,让他忍不住想好好培养一番。
高淮的小黑本里,记得密密麻麻。
等高淮正式公布大名单,全网一片哗然。
以前那些国脚,赫然全部落选。
入选国家队大名单的球员,更是不乏中甲、中乙这类俱乐部。
尤其是京城国泰,更是贡献3名国脚。
而京城国安,一个都没有。
很多国安球迷,顿时都emo了。
这就离谱!
一个中乙球队,竟然有3人入选国家队。
他们堂堂中超豪门,竟然连个国脚都不配?
可看了看自家俱乐部的一线队名单,一水的外援,拿得出手的自家球员,还真没有。
入选国足的门槛,也被高淮一提再提。
主力位置,清一色能力值在78以上。
个别能力值在75左右,潜力又很高的小球员,才会被高淮招入国家队,带他们长长见识。
这只是第一版名单,距离真正的大赛,还有两年多的时间,高淮有充足的时间打磨这支国足。
出线不是目的,在家门口夺冠才是终极目标。
别人这么说,高淮肯定不信。
可林深说的话,高淮绝对深信不疑。
几场友谊赛,这支新国足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竞技水平,简直让无数球迷惊呆下巴。
跟韩日不落下风,甚至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