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阿德叔家(1 / 2)

姨奶奶高高兴兴的牵着巧姐的手进了家里,这是老旧的两开间的房子,房子南门面河北面是街道,原来是店面房,后来私人不大做买卖了就做成住宅,大概有7、8米的宽度,10米进深,两间屋子一间做了客堂间,一间隔出半间做了老人房,另外一半做了厨房间。楼上也有两间房间,住了阿德叔叔一家子。

阿德叔结婚的很早,16岁就结婚了,从小定的娃娃亲。家里孩子特别多,有3儿2女,现在婶婶肚子里面还怀着一个。以后孩子大了,这点房子是肯定不够住的,不过现在也没有计划生育,大家都放开了生,乡下孩子夭折率要高点,城里孩子稍微好点,基本都能立住脚。阿德叔家里有三个人上班,阿公和阿德叔是正式工,婶婶现在在火柴厂做临时工,糊纸盒,这还是姨奶奶退下来给她顶上去的。一家人的口粮加起来勉勉强强能吃个半饱,所以阿德叔经常跟嗲嗲两个折腾点东西,当然这也是私下里悄悄干的。

几个大孩子都去上学了,家里还剩下三个小的,一个跟巧姐差不多大,大名叫什么不知道,小名叫二妞,据说是姨奶奶原来是北方人,他们那边喜欢把女孩叫成妞妞。二妞正在领着弟弟妹妹在整理中午吃的菜,二妞看见巧姐过来,也很高兴的扑了上来,她们虽然一年见不着几次,但也是好姐妹。两个小的也围着巧姐,扯着她的衣服转圈圈。二妞他们长得都像阿德叔,小眼睛很有特色,笑起来弯弯的像是月芽,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

“巧姐,你怎么来了,我好想你,本来这次我想去看你的,阿嗲(爷爷的意思)说等农忙好了,我们全家一起去。”

“二妞,二弟、三弟,我也想你们了,我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在嗲嗲的竹篮子里面。”正好嗲嗲拿了篮子过来,巧姐把篮子打开,拿出早上做的韭菜饼,每人分了一个。再把篮子递给姨奶奶:“姨奶奶,这里是蔬菜,刚刚地里摘得,新鲜着呢。”

“乖小囡,你娘娘和姆妈一直想着我,二妞,快去把酥糖拿来给巧姐吃。”

“哎,这就去。”二妞去了姨奶奶的房间里面拿东西。

“中午这里吃饭吧,正好一早阿德去弄了点猪肝,中午给你们青菜炒猪肝。”姨奶奶热情的拉着巧姐对着陈书记他们说道。

“不了不了,大妹子,我们等下还会有事情,中饭也要在县里食堂吃,你就不要忙活了。”陈书记接话说道。

眼看姨奶奶还要说其他的:“大姨,真不跟你客气,不吃了,等下我们还要去领奖,领完奖县里食堂给包餐呢,你别忙了。我姨夫、阿德、弟妹他们都在上班吧?”

“他们都在上班。今天是领奖,阿德说你立了大功,大姨为你感到骄傲。但是以后有这样危险的事情还是不要去了,想想你姆妈他们。”大姨关心,又开始絮絮念叨。

“大姨我知道了,您放心,我心里有数着呢,等下巧姐也要去看领奖,要么你让二妞跟巧姐一起去。”夏唤安邀请。

“阿公,大伯,我要去的,大礼堂我熟悉。”二妞拿着三包酥糖过来,每人手里塞了一包。两个大人怎么好意思吃小孩的点心,又把酥糖塞给了两个小的。

“那你去吧,要听大伯的话,等下吃饭就回来。”姨奶奶看二妞兴致勃勃也就放她去了。

“放心吧,姨奶奶我看着她呢!”巧姐高兴的拉着二妞出门上了街。两个小的沉浸在有酥糖吃的快乐里面,姐姐不见了都没有看到。“我们先到街上逛下,嗲嗲还有东西要搬下船。”巧姐靠着二妞的耳朵轻声说道。

说是街道,跟现在的单行道差不多宽,时间不早了,街上上班的人流已经不见了,又不能开店做生意,年轻人都去上班了,只剩下几个年岁大的阿婆坐在太阳底下一动也不动。巧姐见这样的老人其实挺害怕的,都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气,偶然转过来的眼睛也空洞无神,似乎透过巧姐在看另外一个世界。

不过显然二妞对这些老人都很熟悉,一路张太太,李阿婆,王大太的叫过去,有几个还会回一下二妞,更多地就是这样木然的坐在,二妞说有几个已经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了。然后偶然路上冲出几个打打闹闹的小孩子,给街道增加了一点活力。

走过这条胡同,就是县里的大街了,这边热闹多了,县里的几家集体商店都开在这边,有农具店、竹具店、供销社、碾米店等,据说县里还在筹备第一百货商店,就在这条街最后新建的两层楼里。

趁大人们还没有赶过来,二妞还带着巧姐跑进去看了供销社,供销社又叫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一大开间的店面,擦的透亮的玻璃柜台后面站着几个售货员,三面靠墙是放在木柜子上的商品了,有米面粮油、肉蛋鱼和蔬菜,烟糖茶酒等等日用品,特别明显的是一摞红色的红宝书,那是店里唯一不用票买的东西。现在是上午9点钟左右,也没有像小说里面人山人海排着队的样子,只有几个岁数大的老人带着几个孩子在买一些日用品。

“阿红姨。”二妞对着其中一个圆脸的售货员叫道。

“二妞,你怎么出来玩了,你弟弟妹妹呢?”这个售货员显然对二妞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