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巧姐的教育下,小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决定积极改正,再也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
正当巧姐与小智扯皮的时候,突然小包子过来咬住巧姐的裤管,把她往一个地方拉去。
巧姐一惊,不会又发现什么蛇了吧,不过按照小包子的性格,遇见蛇了不是应该冲上去斗一斗。
巧姐握住了手里面的镰刀,轻轻的跟着小包子过去,还没有走近,巧姐已经听见了“嘎”的一声,野鸭,巧姐的眼睛亮了亮,往芦苇丛那边去,顺便把手里的镰刀换成了弹弓,不过这次没有奢侈的用钢珠弹,而是用了小鹅软石,鹅软石有点轻,所以要靠近一点。
两小只悄悄摸过去,突然有一个黑色的物体从草丛里面窜了出来,往前飞去,等到巧姐想抬起手来的时候,那只野鸭又狡猾的钻入草丛不见了,小包子往前追去,追了一会又回来了,野鸭钻入水里不见了。
巧姐还是往那黑影出来的地方走去,能让一只鸭子白天都待在上面的,必定有东西。
走近一看,果然在刚才的芦苇丛中有一个用杂草、芦苇做成的鸭窝。里面有好多灰青色的鸭蛋。巧姐突然心跳加快,木耳炒鸭蛋稳了。
巧姐把篮子里面的木耳中间窝了个圆坑,然后把鸭蛋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放进去,足足有十个。这一趟感觉值了,巧姐看了下小包子,摸了摸它的头表扬它:“小包子太棒了,回去也给你加菜。”小包子似乎听懂了,高兴的哈喇子也流了出来。
巧姐看了宽阔的芦苇荡一眼,暗暗决定要带上小包子来打个猎,可以加个餐。
一人一狗悄摸回去了,偶然看到个在家的老阿婆,也因为巧姐动作太快,都没有机会跟巧姐说上一句话。巧姐提着篮子身轻如燕,跑的飞快。谁能看出这个篮子里面是很压秤的黑木耳。现在旱灾越来越严重了,很多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明白食物的重要性,很多人家有一天三顿改成了一天两顿,把干饭改成了稀饭,多余的都把粮食给存储了起来。
家里只剩下娘娘和小英子,小英子因为找不到她而正在生气。巧姐拉着小英子的手,让她去掀开盖在面上的草。
没等小英子叫出声来,巧姐就捂住了她的嘴巴:“开心哇,今天晚上让姆妈给我们家的小英子炒蛋吃。”小英子高兴的用力点头。
娘娘也过来,看到巧姐的收获仍不住点头赞叹:“阿拉囡囡手气真好。”
三个人就在天井里面把木耳给洗了,洗好后给邻居每人分了一把,剩下的放进竹匾里面晒干,留着自己吃也好,卖掉也好。不过巧姐建议留着自己吃,接下来食物会越来越少,多留点总没错。
洗好木耳,巧姐又给天井那棵葡萄树修剪了一下,绿色的小果实一串一串的,非常可爱,巧姐盯着看了好久。
下午也闲不住,索性让娘娘在后院子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清理出来一块地方,她要种植黑木耳,娘娘有点吃惊,黑木耳还能种植,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说。巧姐说就是想试试,不成功也就浪费她一点的精力,她一个还下不了地不读书的小孩,有的是时间。娘娘很快被她说服,就同意了家里种黑木耳,不过要做好保密措施。怕队里人有啥意见。
巧姐又去了那个地方三趟,终于把那些长有木耳的树搬回家,落袋为安,放进后院才算自家的,不然她总感觉不安心。
巧姐小心翼翼地拿着桑树杆子回来,就怕把上面的菌丝给弄坏了。村里也有几个阿公阿婆看见了就问她捡来干嘛,她就回了一句回家烧火用。几个老头老太也就放过她了。
带回家的桑树杆巧姐把它们砍成了一米长短,然后用井字型把它们架起来,搭成一个桑树塔,不过因为桑树有限,只搭了7层,最后还是娘娘想到前面还晒了几根桑树,也一起扛过来,搭成了一个一米高的桑树塔。
巧姐用井水给它们小心翼翼地浇了一遍,然后再用稻草盖在了表面,怕太阳晒风吹干。
等全部弄好,爹爹和舅舅也回来了,最近两个人都很忙,嗲嗲忙着法律下乡服务,舅舅忙着造梯子,梯子的式样一出来,就有很多国有场子来订货,还有隔壁县的木工社也打算来学点知识,不过被公社拒绝了,至少要等他们生产几个月吧!不然他们不是白创新了,公社还等着木工社挣开的钱来修路修桥呢!
听了巧姐精彩的一天,爹爹和舅舅去看了巧姐的杰作桑树塔,表示很期待木耳的长成,还表示马蜂们干的真漂亮,孙家人就应该吃点教训,不过晚上还是要去把它们一窝端了。
等巧姐离开去准备晚上抓马蜂的袋子后,嗲嗲看了沈玉萧一眼,沈玉萧瞬间遍体生寒:“姐……姐夫,怎么了。”
“弹弓是你给她的。”夏唤安很肯定的说道。
“哦,这个啊。”沈玉萧舒了口气,原来是这个:“我闲着没事做的小玩意,没想到用上了。”
“这个小东西伤害性可大了,以后别给小孩子了,特别是小英子跟你要也不能给。”夏唤安叮嘱道。可怜无辜躺枪的小英子,她是打算跟舅舅要的,可这还不是没机会开口就被打入冷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