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刘安祭拜亲爹娘(1 / 2)

二月二的第二天,梦娘带着七月跟着刘安去了镇里,到今天梦娘已经在镇里住了五天了。

这天天刚亮,梦娘和刘安就带着还在睡着的七月去了云衣布庄,吴掌柜和吴氏俩人已经等了很久了。

很快四个大人外加一个孩子,坐上驴车出了镇子,往和县城相反的方向走去。

用了将近两个时辰,驴车在一片荒地停了下来,梦娘和吴氏一起搀扶着,刘安抱着七月,吴掌柜手里拿着各类贡品又沿着一条小道走了一刻钟,走到了一片墓地里。

墓地里仅有两个立碑的墓,梦娘和刘安都以为他们要祭拜的是这两个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都是,可吴掌柜带着他们绕到那两个的后面,有一个长了荒草的坟包。

吴掌柜和吴氏简单清理一下地面,就双双跪下,梦娘和刘安对视一眼后,也带着七月一起跟着跪了下来。

吴掌柜准备的贡品也是很简单,四个白面馒头、四块糕点、一壶酒,剩下就是一些纸钱,吴掌柜和吴氏俩人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跪着磕了三个头,就起身把发挥的空间给了刘安三口人。

刘安有些尴尬,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低头开始烧纸钱,准备把这个艰巨的任务让给梦娘。

梦娘也没有让人失望,带着七月磕了三个头之后,开始边烧纸钱边说话,“爹娘,不孝儿子儿媳带着你们的孙女来看你们了,我们这么多年过得都挺好的,没饿着也没有冻着,你儿子他还很有出息,识字现在还开个火锅店,你们小孙女也特别聪明,而且心地也善良,你们都放心,我们一定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的。”

“还有”梦娘说着看向了吴掌柜和吴氏“吴伯和婶子对我们都特别好,以后他们老了,我们也会照顾他们的,对了,爹娘你们在那想吃啥想买啥你就告诉你儿子,让他给你们多烧些纸钱,你们在那面过得好,我们也安心,你们也有实力保佑我们。”

刘安...说的很好,但有一句可以不必说。

等梦娘说完,吴掌柜和吴婶子已经泪流满面,七月就伸手要给他们擦眼泪,吴掌柜把七月抱了起来,老两口就看着七月又笑又哭的。

等刘安烧完纸钱,看着坟包的荒草实在太多了,就想着给清理一下,可苦于没有工具,说什么也不能上手直接拔草吧,万一草根太深,这么一拽,草根是拔出来了,可在万一拔出点别的什么就不好了。

吴掌柜却劝刘安不要为此烦恼,因为压根就不需要拔草,这样太容易引起注意了,而且吴掌柜还留了一些纸钱,去别的坟包也烧了一些,才感觉安全,这样梦娘和刘安又再一次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心了一下,看来以后更要小心,一定要听话,不要走出镇子。

四人带着七月又走回大道上,赶车的车夫都等的睡着了,梦娘看着车夫就吐槽“下次可不能让他赶车了,一路上车颠的屁股疼不说,这会还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他等的时间长了。”

刘安深知梦娘的脾气,不想让这个车夫影响媳妇的心情,就又从怀里拿出一小串铜板,看样子应该是20个铜板,给了车夫。

瞬间梦娘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回去的路上就抱着七月,靠着刘安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当天晚上七月就发起了高烧,梦娘在七月的脑门、心口、手心、脚心,一遍一遍的用白酒擦拭,试图物理降温,刘安拿着煮好的退烧药用小勺一点一点的喂给七月。

折腾了一晚上,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七月醒了,烧也退了,直嚷嚷着饿了,幸亏梦娘早有准备,拿了一直在炉子上温着的精米粥喂给七月吃。

吴掌柜和吴氏知道七月发了一晚上的烧后,都直嚷嚷后悔带着七月去,七月却睁着大眼睛说“爷爷奶奶也这么说,他们还说不安全。”

四人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决定还是让七月回村里。

第二天,梦娘和刘安带着七月回了刘家小院,三口人到家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刘老太并不知道他们要回来,又张罗着给做的白面条搭配鸡蛋酱,其他人的午饭是干野菜糊糊,刘安三口人吃的白面条。

刘安并不觉得他们仨吃白面条有什么不对,现在他可是每个月往家里交二两银子,而且要是没有刘康儿和燕娘的事情,花了那么多银钱,刘安都开始张罗让刘老头出大头,他在另外拿出一些银钱在开春就开始翻盖房子了。

现在刘家公中的钱几乎被掏空,刘安并不想大包大揽,只能再等一年盖房子。

梦娘却不好意思单独吃独食,就从自己碗里挑些面条出来给二房的梅花和槐花吃,梦娘看着这对双胞胎姐妹吃东西,就忍不住对元娘说“二嫂,你几天没给俩孩子洗脸了。”

“这俩孩子现在天天出去和泥巴玩,才这样的,”

梦娘听元娘的话,就指着梅花和槐花耳朵后面“这都上漆了,二嫂啊,给俩孩子洗洗吧,咱家大郎现在也是读书人,下半年二郎、三郎也要去读书了,他们的妹妹这么埋汰也不好看啊!”

元娘听了梦娘的话,就低头小声和梦娘说“下半年二郎、三郎不一定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