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诚信(1 / 2)

“谢谢你,真真。我会把我所学的全部用上来。我听娘说她有一本服装设计的书。晚上娘回来跟她借来研究研究。”

“阿婆还有这类书呢。”

“是啊,娘和爹都是教师,书对他们来说都是珍贵之物。还有些考试材料呢。

我是嫁到他们家才跟娘学的一些文化,就是因为这样才嫁给苏风的,结果是个败家东西。”

“好啦,现在也慢慢变好了,他重新做人了。为了小旺,好好过子。加上现在有生意做了,你也会越来越忙的。

你想下,方莉阳是城里的有钱人。衣服可是脸面。只要我们做的足够好,她会介绍给我们更多的人。”

“嗯。我知道怎么做了。”

项真突然想起了高考的事,等忙家结婚的事,再找一下阿婆有没有高考类的书籍。

记得上辈子江世才是受过些教育的。如果有阿婆的材料助攻,俩人努力努力,高考应该没问题。

俩人聊着聊着就王娜到家门口了,与王娜道了别,想起要买的东西一样没买。真是接了单生意就飘起来什么都给忘了。

又打转往供销社去买床上用品。等她出了供销社,太晚也下山了。赶紧去联络人然后回村。

今天运气好,有牛车回村。

赶牛车的是村里的王老汉,村长的叔叔,退伍军人,打仗的时候什么枪子都挨过。

打仗时为了救战友被严重的烧伤。脸也被烧了好大一块,左脸眼角也被烧伤了,好在没灼到眼睛,只是有变形。

因此五十几了也没对象,因为他是军人,国家有补贴,他在村里还是很受敬重的。

王老汉在部队做过训练,身体很硬朗。管理村里牛车,拉货送货什么的。都需要搬上搬下,对他来说小意思。

不定时到镇上替村里知青取些邮寄什么的。刚才今天来为村里买点肥料。以村里的收入买点肥料也是按量的。

还是要用天然肥的,比如牛粪猪粪什么的。

“王老汉,我搭个便车了,今天买的东西有点多。”

项真真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牛车上放,车上还有几个婶子。

“项知青,买这么多东西呢。是结婚用的吧。我刚看到是红色的东西,不是我偷看的啊,是没包好漏了点缝。”

“哎呀,项知青是个随和的人,不会计较这些的啦。再说了结婚是件喜事,怎么到你嘴里说出来成了偷瞄了呢。”

“项知青,伸手过来,婶拉你一把,坐我这边来。有个空位。”

“谢谢婶子。”项真真上车挪了挪屁股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稳后。

拿了从阿婆那里带回来的桂花糕,一个一个的分给她们。

“来吃的糕点吧,这个时候都有些饿,刚好填点肚子。”

也分给了王老汉。王老汉手里拿着鞭子摆摆手示意不吃。

婶子们吃着桂花糕嘴甜得跟蜜一样,把她一顿夸。

“项知青,你人真好。”

“项知青,江老四对你真是体贴哦,我在田里都见了好几次帮你干活。”

“都快是自己媳妇了,能不多做点嘛,项知青这么漂亮嫁给他还不便宜了啊。”

“是啊,项知青又是有钱的城里人,长得又漂亮。”

项真真被夸得又羞又涩的,笑而不答。她们也没说项真真没礼貌。

有牛车坐是快多了,不一会就进村了。下了牛车项真真因为嘴保持微笑了一路,都抽筋了。

哎呀,这里有大妈婶子,哪就有说不完的八卦。

项真真拎着东西往家里走,耳朵终于清静了。

回到家里把东西往里屋放,天也渐渐黑了。

趁江世才还没下工时进空间摘蘑菇先囤放在菇房,等着接货的来时就可以交接了。

项真真特意让李木匠做了几个很大的筐子。放蘑菇不拥挤,这样蘑菇就不会碰伤,中间放着薄薄的隔板。

捣鼓一会,整整放满了三个大筐子。最上层用薄布盖上。

收工,满意的出了菇房。这时天也黑透了。

项真真随便炒了两菜一汤。两人了了的吃完晚饭。

江世才洗完碗没多久就往后山去了。

项真真也知道他为他们能多挣点钱。没拦他。

待会过来接货的人都认识,人家只要尝到了甜头,还会来找她,这是诚信。

等到十点后,院子外边听到牛车的车轮轱辘声。项真真拿着刚买的手电筒走到门口迎接。

为了保险起见,项真真让他们的牛车拉到院外边的拐角处。拴好牛后喂点绿色稻草。牛吃着草就不会乱叫了。

再说蘑菇也不算太重,抬着过去就行。

两人跟着项真真的电筒光进了菇房,正准备抬着蘑菇往外走。

忽然听到外面咚的声音,她知道那是她家院里的柴火倒了。

于是叫他们关掉电筒,听听外边的动静。

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