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妈恍然道:“哦,那妈你现在过去吗?要不我去送吧!刚好英子说有几个新的毛衣的花样,我等下过去看看,天气后面就变冷了,我想着等这阵子忙完去县城买点毛线,给馨儿她们几个织个毛衣帽子啥的。”
英子是张奶奶的大儿媳妇,大名赵小英,赵小英和林妈关系一向比较好,平时去县城或者找活干都是约着一起去的。
林奶奶一听说:“行,那你去,麦子这两天也割的差不多了,胡麻还得再等段时间,你看着安排。”
听到林妈说过几天去县城,林馨对着林奶奶说:“奶,我到时候和我妈一块去吧,顺便买点菜种子。”说完看了一眼林妈,又盯着林奶奶征求她们的意见。
“行,家里的菜种子也不够,再买点也行。”林奶奶点头答应道。
林妈找了个篮子把菜装好说,“那妈我先去我张婶家了,等会天黑了。”
林奶奶:“好,好。”
林妈听到林奶奶答应就挎着菜篮子就出去了。
村子中间一个红砖瓦房的院子里,一个年约五十的妇人,正在院子里拿着小勺喂一个大约一岁大的小男孩吃饭,旁边还有一个老妇人正在和她说着什么,隐隐的传来两人的笑声。
正是张奶奶和大儿媳妇赵小英,还有赵小英的小孙子宏宏。张奶奶名叫张翠花,老伴为富国,前两年去世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魏大林,妻子赵小英,育有一儿一女,两口子在乡下种地,农闲的时候接点小活;小儿子魏大森,妻子张丽华,只有一个女儿,两口子都在政府单位上班,一年也回来不了几次。
这时门口传来林妈的声音:“张婶,英子在家吗?”
两人听到声音往门口看去,徐春芳正挎着篮子走进来。
张奶奶站起来说:“春芳来啦,快坐快坐。”说着拿个小木凳放到林妈面前。
林妈把篮子递给张奶奶笑着说:“张婶,家里菜这两天长的好,我妈让我送点给你们,刚好英子说有花样子,我就过来看看。”
“啊呦,你妈真是,咋又给我们拿菜,上次拿的还没吃完呢。”林奶奶接过篮子客气道。
“这不是家里吃不完嘛,放着到时候烂了,我让英子去摘,也没见她去。”林妈笑吟吟的说道。
张奶奶把菜放到厨房,走过去接过赵小英手里的碗勺道:“英子,我来喂宏宏,你带春芳去看花样子。”
小家伙还不会讲话,看到自己的饭碗到了张奶奶的手里,咿咿呀呀的叫着,伸着胖乎乎的小手去够碗,生怕不给他吃似的。
张奶奶看了笑着哄道:“瞧把咱宏宏急的,来太奶奶喂我们小宏宏哦。”说着舀了一勺蛋羹喂到小家伙嘴巴里。
小家伙见到吃的又回来了,也不急了,乖乖的坐着等着张奶奶的投喂,小手还时不时的挥一挥。
这边赵小英带着林妈进了她屋,把自己织了一半的花样子拿给林妈看,又教了林妈该怎么织。
“我听刘婶说馨儿回来了?”赵小英看着林妈说道。
林妈:“嗯,回来几天了,这两天在折腾那块坑地呢,说要种大棚蔬菜。以前也没听她说过有接触这些,不知道这次回来咋就心血来潮了。不过她这几年基本没怎么回来过,在外面也不知道有没有受啥委屈,问她,也不说,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她想种就让种吧,至少在家里,我们还能帮点忙。”
赵小英皱着眉说:“也是,你说这孩子们在外面,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算心里担心的不行,也只能干着急,能做的也就只能是不给他们添麻烦。玲玲前几天打电话过来说,今年公司接了个大工程,估计过年都回不来,唉!”
玲玲是赵小英的女儿,大名魏玲玲,和林馨同岁,现在在省城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师,作为一个农村的女孩子来说是相当的厉害了。
林妈也惆怅的说道:“雪儿也是,今年生了老二,过年也回不来了,唉!以前他们小的时候,总盼着她们长大,现在长大了嘛,又在身边待不了几天。”
又说了一会儿话,林妈就起身打算回去了。赵小英赶忙说:“你等等,这是昨天两天成子两口子回来的时候带的水果,叫什么山竹,你拿回去让林婶她们也尝尝。”说着从柜子里拿出来几个山竹放到林妈的菜篮子里。
“哎呦,看你,你们自己吃就好了,还给我拿干啥”林妈笑着推辞。
赵小英板着脸道:“你还跟我客气上了,行了,快走吧,我们过去买毛线的时候记得叫我啊。”
林妈推辞不过,“那我就收下了,等这两天麦子收完了,我过来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