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死守沐阳城(1 / 2)

进入沐阳城,卫刚一刻也不敢耽搁,城里的守军加上卫刚带来的五千人马也不过一万人,而南召却是十万大军,力量悬殊。

第一件事便是把军队集合起来,进行总动员。

“将士们!身后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如今敌人要来抢劫我们的牛羊、掠夺我们的粮食,甚至屠杀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杀!杀!杀!”卫刚带来的五千将士齐声呐喊。

卫刚一进城,就发现守城军队士气低迷,这也在情理之中,五千人面对十万大军,那简直就是送死,换作谁也精神不起来。

“大点声,让沐阳城的百姓听到你们的呐喊声,面对强敌,我们怎么办?”卫刚再一次高呼。

“杀!杀!杀!”气氛是会被传染的,有了前边将士的呐喊,这一次一部分原沐阳城的守军也跟着高呼。

“我听不见!我们应该怎么办?”

“杀!杀!杀!”一万大卫朝将士高声咆哮,震耳欲聋。

“将士们!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朝廷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赶往明州,我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卫朝百姓,精忠报国、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击退敌军?”

“有!有!有!”全军将士的士气全被调动了起来,个个精神抖擞、斗志盎然。

卫刚环视众人,神情肃穆,仿佛王者归来,气势十足。

接下来,卫刚对守城进行安排,要求借助城墙优势,多准备弓箭、木石、热油等守城物资。

此时的沐阳城焕发了生机,不仅是这些将士积极备战,就连那些原来高高在上的官员,也在城头上忙碌着。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军人的荣誉。

当冲锋的号角吹响时,又有哪位军人想到的是负伤后的疼痛和惨死后的灰飞烟灭。

没有!军人的名字叫血性。

将士在积极备战,卫刚带着刘能等官员在沐阳城巡看,了解城中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情况。

自古以来,打仗不仅要治军心,更要聚民心,老百姓才是夺取战争最终胜利的汪洋力量。

综合判断沐阳的实际情况,卫刚心里有了底气。沐阳城号称卫朝的南大门,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江南又是富庶之地,城中粮食充足,即使南召军队饱和进攻,卫刚也有把握坚守半月。

傍晚时分,沐阳城头沸腾了,卫刚登上城墙,只见远处黑压压的一片向城池涌来。

卫刚还是第一次看见十万人簇拥在一起的场面,岂是壮观能够形容的,不禁心头也是一震,随即恢复了平静,他现在是沐阳城的主帅,可不能让将士看出他的震惊。

“备战!”卫刚低吼,传令兵立即把将令传达下去。

所有将士到达指定位置,城中油锅架起。

南召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让大地都在颤抖。城墙上沐阳城的守军中,有的士兵已经两腿发软,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偷眼再看卫刚,巍然矗立,如同铁塔一般,这些士兵才稍稍稳住了心神。

十万大军很快就将沐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弓箭射程之外安营扎寨,起锅造饭。

卫刚知道,这是进攻的前兆,酒足饭饱后必然会进攻沐阳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对阵,朝廷十万大军御敌,南召军队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定然不会坐等卫朝十万大军前来决战。

就像卫刚马不停蹄赶往沐阳城布防一样,战机往往转瞬即逝。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箭雨向城中袭来。

“举盾!”卫刚下达作战指令,城墙上的将士纷纷举起盾牌。

唯有卫刚依然像尊佛像一样立在那里,怒视城下,欧阳硕双手在空中挥舞,不时将箭支打落在地。

其实,以卫刚此时的功力,即使没有欧阳硕,这些远程射来的箭支也奈何不了卫刚。

藏在盾牌下的将士见此情景,更是倍受鼓舞。

一波箭雨过后,

约三千名南召士兵,举着火把,抬着梯子,咆哮着向城池冲来。

攻城战中,由于受空间限制,十万大军不可能全体发动进攻的,城下根本站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只能分梯队攻城。

“放箭!”卫刚一声令下,城头士兵纷纷抽箭搭弓,射向攻城的敌军。

不断地有士兵中箭伤亡,但是他们仍然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城池。

“放箭!”卫刚的每一次命令,就像是提神剂,能让士兵弓拉得更满,射得更准。

等敌军冲到城下,已经伤亡近一半。

而此时,卫刚才发现,这么坚固的城池居然没有护城河,人家一下子就冲到了城墙下边。

突然,第二波箭雨再次向城头袭来。

“举盾!”众将士纷纷将盾牌举过头顶,动作稍慢点的已被箭支射倒在地,哀嚎不止,立即有士兵上来将他们抬到城里医治。

卫刚知道,第二梯队要来进攻了。

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