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新皇登基(1 / 2)

“小心刺客!”说话间唐罡已经护在卫刚身前。

突然十余支箭矢射向卫莽,不及防备又无护卫的卫莽中箭倒地。

“戒备!”杨啸一声令下,众将士四下奔去。

那些墙头上的身影三晃两晃,跳出了大家的视线。

“殿下!”一个声音从大殿门口传来。

大家抬头观看,却是丞相韩胄。

刚才奋战,双方居然都忽视了韩胄。

“殿下,皇上有旨,若无太子卫啸,皇上将禅位于殿下,如今皇上、太子惧亡。朝堂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尽快登基,以安天下!”

韩胄边走边说。

他明白,蕃王在外,如若卫莽已死的消息不胫而走,必然天下大乱,到时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请皇上下旨,早行登基大礼!”韩胄说罢跪地行君臣大礼。

“皇上!”一众人也纷纷跪地行礼。

“皇上!”大和宝殿的一众臣子也蜂拥而出,跪地大拜。

“好!为了大卫朝子民,我卫刚,定当肃清华夏,一统乾坤,百姓咸宁!”

“韩丞相拟定大礼,择日登台行祭!”

众官员再次跪拜,山呼万岁!

众人散去。

卫刚下令,封闭京城三日,朝中变故不得外泄。

丞相韩胄领人忙着参酌成制、拟定大礼、筑坛等事,自然忙得不亦乐乎。

杨啸拿着几支箭矢放在了卫刚的面前。

“他们混进了宫中!”卫刚盯着箭矢,神情凝重。

“末将请令,即刻肃清宫中闲杂人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杨啸说道。

“宫中太监宫女,多给银两,全部遣走。三日内,你肃清宫中闲杂人等。”

杨啸得令退下。

“韩将军,你带领定国军,全权负责登坛祭祀的安全,要确保大礼如期举行,保护百姓安全!”

韩明得令退下。

“道长作何安排?”卫刚转身看向唐罡。

“贫道蒙嘉靖帝恩泽,虽九死无以回报,如今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愿听皇上差遣。”

唐罡低头行礼。

“很好!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向道长请教,不如就留在宫中如何?”卫刚听了很是高兴。

像唐罡这样身怀绝技之士,往往心高气傲,能得而用之,自然是左右臂。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如今的皇宫已经空空如也,只是杨啸至今没有找到那些射杀卫莽的刺客。

登基在即,也只能暂时放在一边。

京城南郊,卫刚率文武百官云集,城中百姓也多为前来观看。

现场鼓乐齐奏,坛上香烟缭绕。

卫刚亲自登坛,行祭告礼。丞相韩胄代读祝文:

卫朝皇帝臣卫刚,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天神地祇之灵曰:

天地之威,加于四海,日月之明,昭于八方,云雷之势,万物咸宁,雨露之恩,万民咸仰。

伏以上天生民,是以圣贤相承,继天立极、抚临亿兆。……沐浴虔诚,齐心仰告,专祈协赞,永荷洪庥。尚飨!

祝文宣读完毕,卫刚率群臣拜跪,按照礼制,祭告祖庙。

国号仍是卫朝,改元卫武。

新皇登基,自然要大赦天下,帝都百姓大肆庆祝。

为了稳定朝纲,仍然沿用先朝官吏,未作调整。

大雄宝殿,卫刚登基后第一次早朝。

“户部尚书,我朝国库存银多少?”卫刚端坐高堂,看向户部尚书年丰。

年丰急忙出列跪拜,奏道:“回皇上,我朝历年向周边国家进贡岁银,近年又多有战事。”

“朕问你存银有多少!”卫刚没等年丰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年丰以头叩地,颤颤微微地说道:“皇上,老臣无能,请皇上责罚!”

“大胆年丰!”卫刚突然拍打龙案,厉声斥责。

朝中众臣皆是一震,纷纷低下了头。

年丰更是以头呛地,浑身颤抖。

“朕问你国库存银还有多少,直言便是!”

“回皇上,还,还有存银不足五十万两。”

即使朝堂落针可闻,年丰的话还是有一些官员没听清楚,声音太低了。

“你这户部尚书是怎么当差的!区区五十万两银子,如何保我大卫朝国运昌盛,如何保我大卫子民安居乐业,如何保我大卫朝千秋万代!”

卫刚一番话惊得年丰差点尿了裤子,心想皇上这是要拿我的年丰立威啊,心里万般委屈涌上心头。

“立国之本在民!民可载舟,也可覆舟!先前甘州蝗灾,是我先行赈灾,营州平叛,是我出钱出粮。为何?长此下去,万民如何仰仗朝廷?朝廷又如何荫佑百姓?”

听着皇上的一番论调,年丰明白,现在已经不是杀头那么简单了,这是要灭九族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