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代腐儒香消玉殒(1 / 2)

梅兰正一听皇上要当场公布自己的田亩,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皇上,老臣对朝廷忠心耿耿,人天可鉴!臣真是没有私心,还请皇上明察!”

说罢,以头抢地,想要以此来堵皇上的嘴。

“你口口声声为朝廷着想,实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田产吧!”

卫刚说着,站了起来。

“你在十四个州都有田产,共计300余顷。你一个大理卿,如何凭着俸禄养活一大家子人,又是如何置办下这些田产的?今天,你要当着朝廷百官的面说个清楚!”

能够在朝堂议事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官员。

大家都明白,皇上这是要和梅兰正磕到底,杀鸡给猴看。

“皇上,皇上!老臣,老臣今日只有一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梅兰正抬头看向卫刚,满脸泪水,脸部肌肉抽搐,双手颤抖。

他这是想要用死来威胁皇上,皇上只要话锋一软,他就顺坡下驴。

要不然,一向以清廉公正标榜的腐儒,哪里能够承受得住这等打击。

与其颜面扫地,不如一死了之。

但是,他放不下妻儿,他希望皇上让他把颜面拾起来。

显然,皇上让他失望了。

卫刚盯着他一言不发。

怎么可能给他颜面!今天就是要杀人立威,以此堵住悠悠之口,确保顺利推行新政。

梅兰正现在真的是骑虎难下,牙一咬,起身撞向了大殿上的柱子。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满头鲜血的梅兰正缓缓倒下,剧烈的抽搐之后,一命呜呼。

一代腐儒也算有骨气,血溅朝堂,用生命捍卫一世清名。

金吾卫立即将梅兰正的尸体抬了出去,将血迹打扫干净。

“卫卿,你刚才所言,细细思来颇有道理……”

卫刚话还没有说完,卫子珍立即跪地叩头。

“皇上,臣刚才幡然醒悟,没有耕地交纳赋税,就如同没有笔墨作画一样,的确有失公允。”

“皇上圣明,是微臣一时糊涂,经过皇上一番教诲,臣方知赋税新政的利弊,臣希望新政早日推行,惠及万千百姓!”

卫刚听闻哈哈大笑。

“朕还以为满朝文武没有懂得朕的心思的,卫卿就颇为明理,乃可造之才,即刻下旨,擢升卫卿为大理卿,以示嘉赏!”

“臣谢主隆恩!”

卫子珍再次叩头谢恩。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他眼里深藏的奸诈和嘴角的坏笑。

他刚才力阻新政,自然是在为身后的主人谋取利益,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既然没有办法阻挡,那就推波助澜,引得门阀世家群起而攻之。

谁做皇上无所谓,他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他能够想象的到,已然中空的朝廷,在门阀世家的联手攻击下,是如何的不堪一击。

“众卿家意下如何?”

卫刚俯视众臣,大声问道。

“皇上英明!”

意想不到的一致回应。

卫刚知道,在这回应中,有多少人是言不由衷。

梅兰正和卫子珍是最好的例子,何去何从,卫刚已经替他们做好了选择。

“好!既然众爱卿如此支持新政,那朕宣布,即日起推行赋税新政,政事堂立即向各州府下发文书,《帝都日报》全文刊登新政方案!”

一番折腾,赋税新政终于尘埃落定。

卫子珍,原名姜子珍,是原明州刺史姜子贵的亲弟弟。

因为当年和许琪走得近,曾经更名为许子珍。

后来又巴结晋王卫方,更名卫子珍,也是个传奇人物。

作为兵部左侍郎,又是如此不堪的经历,丞相韩胄怕说出来污了皇上的耳朵,所以也没给卫刚说过。

卫刚当初斩杀姜子贵时,也查了他的身世,因为当时还不是皇上,也就没有查到卫子珍。

这也恰恰给了他发挥的机会。

新政开始推行,是卫刚登基以来国家治理的第一步,自然非常上心。

这一天,用过早膳,便带着韩胄出宫微服私访。

说来也巧,卫朝征收赋税的时间,正是每年夏粮收割的时候。

朝廷要征收的是现银,这就需要农民将粮食换作银子,再行交税。

在帝都西郊,有一处围了不少人,远远看去似有人在争吵。

“掌柜的,前两天一斤粮食还卖三文钱,今天怎么就降为两文钱了?”

“是啊,粮食一直是三文钱一斤,价格非常稳定,为什么今天突然就降价了?”

几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满脸大汗地嚷着。

“粮价下降,又不是本店一家的事情,现在哪一家粮店收购价不是二文钱一斤!”

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人站在粮店门口撇着嘴喊着。

“那为什么售价还是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