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过把瘾再死(1 / 2)

神行太保麦得恺自从云州搬兵后,并没有和靳忠一起回到月城赴命。

他多了个心眼。

靳忠一走,云州恐怕不保。

到时,月城的两位元帅肯定要挂念云州的战况。

于是,他潜伏了下来,以便把达达单于的一举一动及时向月城报告。

果不其然。

在匈奴铁骑的猛烈进攻下,云州几乎就没有组织起有效地抵抗,便沦陷了。

麦得恺也被匈奴铁骑强悍的战斗力震住了。

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一支中原军队悄悄地尾随匈奴铁骑南下。

他搞不清楚是谁带的军队,但只要是中原人,他就放心了。

再说达达单于。

一路春风得意,日夜兼程。

绕过沿途的凉州、幽州,兵锋直指中州。

这是兵家大忌。

古代征战,一般都是要攻城拔寨,极少有绕过城池向前推进的。

原因很简单。

如果是绕过城池,而不是打下了城池,那么,这些城池的守军就会在他们的背后搞小动作。

这样,属实难以首尾难以兼顾。

但这个达达单于,还真就绕过了二州。

不是他不懂兵法,而是压根就没有把这两个州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攻打凉、幽二州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此刻,他的眼里只有中州。

不过,卫朝有一个州,他还是较为留意的,那就是甘州。

当初匈奴哈力笑率军援助冒读单于时,就是在甘州被打得到处找牙。

这个事情被逃回去的匈奴士兵吹得神乎其神。

什么天降神兵神将,洒下药粉,搞得大家眼不能睁、刀不能提。

甘州真有这么邪乎吗?

达达单于可不相信!

他知道那定是中原人使的鬼计。

中原人不如匈奴人实在,爱玩阴谋诡计,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所以,他给将士们每人撕了一块薄纱,以便到时候蒙住脸面。

与此同时,他还留了一手。

那就是亲自率领五万骑兵在前,另外五万骑兵在后。

当自己被包围时,后边的五万骑兵可以实施反包围。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围圆打点。

这个达达单于着实深得中原文化的影响。

这一日,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从晚上一直下到早上,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这点雪对草原上的人来讲,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雪水可是匈奴人冬季饮水的主要来源。

达达单于一路惦记着甘州。

甘州的杨林却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立不安。

有兴奋,报效朝廷、扬名立腕的时候到了。

或许经此一战,以后就可以和靳忠并驾齐驱了。

更有担心,匈奴人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而自己的军队前些时日,连门阀反军都对付不了。

虽然在江南历练了将士,毕竟眼前的是匈奴铁骑,马虎不得。

丢人丢命事小,拦不住匈奴大军,中州可就危险了。

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实在没有办法,他决定再用一次靳忠对付哈力笑的办法。

说干就干,无论如何,要将达达单于挡在甘州。

他这个镇中大将军,如今可是能够辖制甘、相、石、冀四州城防军。

虽然这些城防军战力平平,但毕竟是五万余众呢。

即便此战不成,也要过把瘾再死。

他把这些城防军全部调到了甘州,冒雪连夜在甘州一带构筑防御工事。

说是防御工事,其实就是沿途以主田地里挖壕沟,利用的大雪的遮掩,砍伐树木,阻挡匈奴的骑兵。

直到天亮,靳忠掸了掸身上的积雪,满意的点了点头。

天降瑞雪啊!

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率领甘州骑兵迅速离去。

匈奴骑兵果然厉害,达达单于他们居然能够在马上睡觉。

一晚上都没有安营扎寨,只是裹紧身上的羊皮袄,在马上边走边睡。

中午时分,到达甘州地界,达达单于打起了精神。

不用他招呼,匈奴铁骑个个都抖擞精神,看来甘州还是很有魔力的。

除了飘舞的雪花,甘州是沉睡着的。

放眼白茫茫的田野,一望无际。

想打埋伏,既无山又无水,空旷一片,如何埋伏?

达达单于想到此,独个乐了起来。

忽然,静静地田地里冉冉升起一片一片的灯笼。

“戴上面罩!”

达达单于命令。

和草原传说的一模一样,就是这些灯笼撒下的药粉。

匈奴铁骑一个个握紧了手里的兵器,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