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谢大嫂来找(1 / 2)

明德二十二年,六月,沈仪不顾反对,毅然上奏,自请去西南不毛之地,做一县令。

明德二十三年,八月,王旭中举。

明德二十四年,二月,王旭中进士。

是年,三月,王旭被五品官老爷看中,招之为婿。

是年,四月,谢林再次参加府试,得中秀才。

同月,宋嘉玉携一众学子,击鼓鸣冤,言,科考不公,多人作弊,请求彻查春闱上下。

此言一出,朝廷一片哗然。

天子特命人严查。

五月,所有的矛头全部指向大皇子,大皇子喊冤,天子甚怒,当众斥责于他,并命其面壁两年,其母贤妃教子无方,贬为九嫔修容。

同月,命五皇子行监督职责,所有参考学子,全部重新参加科考。

六月,宋嘉玉得中榜眼,一时间风头无二。

王旭稳扎稳打,还是进士,消息一出,准岳父暗自松了一口气。

六月十八,天子设琼林宴。

当晚,本该面壁思过的大皇子,却不见踪影。

亥时,一阵厮杀声,从宫外传来,大皇子反了。

六月十九,大皇子被擒拿,跪于殿上,天子踌躇片刻,还是顾念父子之情,命人将其终生囚禁。

淮阴侯参与谋反,诛九族。

六月二十日,大皇子挥刀自尽身亡。

六月二十一日,得知消息的修容,自缢。

是年,八月,暴雨下整整半月有余,江南决堤了,河道两岸顷刻间全部被淹没。

九月,消息传回京城,天子任命宋嘉玉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赈灾。

而此时,芊芊正在河东村家中。

河东河西两村地势颇高,虽两岸的田地淹没了许多,然,众人却相安无事,无一人身亡。

芊芊坐在堂屋,望着外头,逐渐小的雨。

谢晋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坐在她身边,陪她赏雨。

片刻,芊芊转头,望了一眼谢晋,此时的他,已年十七了,模样已经长开,虽比不上潘安之貌,也是位清秀的少年郎。

“幸好,今年我们尚未去府州,要不然,夫君必定寝食难安。”

谢晋对上芊芊的目光,清雅一笑,“这是天意。”

芊芊被这一笑,心头一跳,移开了视线,继续望向门外。

须臾,又道:“王旭还未回来,前几日,王二娘心不安,冒着大雨,前来找娘,打探消息。”

“咱家怎么可能会有消息?要是有了,怎么也会将消息送过去的?毕竟,王旭与夫君,从小就认识,又同在青州学院读书,情分非比寻常。”

谢晋听着芊芊的话语,淡淡地道:“王二娘是关心则乱。王旭已有准岳父,可不是京城中没有靠山的普通学子。”

芊芊颔首:“夫君说的是。记得多年前,王二娘就心心念念她儿子,能娶得官家千金。如今是,得偿所愿了。只是...”

回想起,四月时,王二娘得知喜讯,过来炫耀的模样。

官家千金,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

但愿,求仁得仁吧。

另外,她着实想不到,王旭能走到这一步。

当年,她差一点就成为了......

往事不提也罢。

“今年的收成算是全没了,大嫂一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也不知几家里,会存了一年的粮食?”

芊芊眉头轻蹙,她就没有存粮食的习惯。

几亩田地里的收成,她都囤放在柴房里,卖掉也值不了几个钱,她从没想过卖粮食。

幸好,前几年,他们一直住在府州,这边的粮食还存下不少,今年是肯定够吃的。

谢晋看了看芊芊的侧脸,略过白皙的脖颈,眼里闪过一抹羞意,随即不自然地移开目光。

想了想道:“朝廷不会不管的。就我猜测,赈灾的粮食,在路上了。不日,就会到江南,且,瞧着天气,雨即将停歇。”

“反倒是咱们两村,良田淹没,之后的一年里,恐怕需要买粮度日。怕只怕,这边一受灾,粮食猛得上涨,几年辛苦省下的银子,将有去无回。”

“若是平日里紧巴巴的,也没存下些银子,那...”

芊芊叹息一声,等雨停了,她要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去府州,请沈掌柜采买一批粮食过来。只需粗粮,次粮,旧粮就行。

若是有些奸商,想趁此赚黑心钱,她势必要将价格往下压一压的。

不求赚银子,只求无愧于心。

“夫君,您的账本,如今要拿出来了。若是哪家缺银子,应该很快就会登门了。银两我已备好了一些,夫君不用担忧。”

芊芊提醒道。

谢晋却说:“银两我这边还有些,暂时用不着你的。若是不够,我再向你借。”

“借?夫君说笑了。别人不知,夫君怎会不知,芊芊不缺银子。况且你我之间,何须言借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