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重孙什么时候来哦?(1 / 2)

芊芊可不认为,谢晋的学识比不过那王旭。

只不过,谢晋还没打算入仕罢了。

她笑不露齿地道:“婶子,进士老爷的时间,可宝贵着呢。他一回来,王家的门,恐怕会被踏破了呢。”

“常言道,人有三大喜事,婶子可占了两道啦。芊芊在这里啊,给您道喜了。只是...江南离京城,相隔甚远,不知,这喜事,可有什么章程?”

问得虽含蓄,听得人,却都懂了。

众人都对芊芊暗暗佩服。

王二娘,那是谁?还是河西村的普通农妇?

不。

那是进士老爷他娘,要是再进一步,可得诰命。

那不管以前什么情分,都得跪拜了。

王二娘得意的表情,凝固了一瞬,随即,颇为通情达理地道:“这章程,还在商量。”

新人一南一北,相隔千里,若是按规矩接亲,不止费人力物力,还费时间。

再说,路上也不见得太平。

另外,新娘子,金枝玉叶,可受不得这赶路的苦楚。

芊芊好心建议:“我倒有一言。若是说得不对,婶子可多担待。芊芊毕竟年轻,许多事情考虑不如您周全。”

王二娘想到她刚才讽刺六柱的话,委实不信,这六柱媳妇会不计前嫌。

但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能使其闭嘴,毕竟,如今的她,可是进士老爷他娘,该有的气度还是要保持的。

环顾四周,见无人解围,眼中的笑意略显勉强。

芊芊却笑靥渐浓,眸中充满揶揄,“京城繁华,婶子何不在京中办喜事?这样可免去舟车劳顿的时间。岂不合适?”

“婶子准儿媳,出自官宦之家,所见所识,与我等是大不相同。这婚礼对女子来说,甚为重要。若在京中承办,婶子亲家定会帮忙。”

“而且,京中多的是达官贵人,凭他们的人脉,应邀而来的人,都不会是无名之辈。”

谢二嫂双手一拍,叹道:“乖乖,那不是颇有面子。可以见到这么多贵人。我要是能去吃席就好了。”

王二娘眉峰微动,好像有些道理。

只是,这样的话,她儿子岂不是成了上门女婿了?

那,她这个婆婆,腰杆子可就硬不起来了。

岂不是,生生矮了一头?

谢大嫂憋着笑意,朝芊芊挤眉弄眼。

不久,王童生从书房出来,领着王二娘回去了。

书房中

谢童生眉头轻皱,叹息一声,今日的王童生是意气风发,言语间颇为得意,且有些许锐气。

往日里宽和的王童生,王夫子,不见了。

憋着一口气,他问谢晋,“六柱,如今新皇登基,你可做了准备?”

什么准备?

谢林不解地望着谢晋。

谢晋明白祖父的深沉含义,眸光坚定,重重颔首,“孙儿必不负祖父期望,全力以赴。”

站得久,谢童生有些累了,他坐于椅子上,望着六柱俊雅的容颜,不禁失了神。

也不知道,他这边老骨头还能撑多久?

原也不想给他压力的谢童生,还是叮嘱道:“六柱,祖父唯一的心愿,便是看你金榜题名。咳咳...咳咳...祖父老了,你可不要让祖父失望啊!”

闻言,谢晋从容不迫的脸色,慌乱了一瞬,他担忧地看着他祖父。

这两年,他的头发全部白了。

谢晋点点头,再次保证:“祖父的心愿一定会达成的。”

谢童生似是想到了什么,他将谢林打发走,随即对谢晋道:“这个宋嘉玉什么来路?你可知?”

不等他回答,谢童生继续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啊!他本是江南人士,学识能力一样不差,却锋芒毕露,妄想那泼天的富贵。”

“如今,主子因谋逆而亡,他也在劫难逃了。纵然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他死罪或可免,但必定永诀仕途。且三代以内,无人可出仕,这对于他来说,将是严厉的打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静静聆听的谢晋,眼中甚是满意。

这不骄不馁的气度,连他也自愧不如。

当年,六柱与那宋嘉玉,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如今一人走进了死胡同,另一人才要启程。

但这些都不是他今天要说的重点。

长叹一声,“六柱,仕途之路,不但需要学识,有聪慧的头脑,还要学会狠下心肠。有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优柔寡断,只会阻了你的前程。”

“谢晋明白的,祖父。”

“儿行千里母担忧,想不到,祖父也有这么唠叨的时候。咳咳...咳咳...六柱啊,不是祖父不放心你,是外面太过复杂了。”

谢晋上前,用手试了试壶中温度,又为他祖父倒了一杯水。

谢童生接过水杯,润了润嗓子。

继续道:“你可知,宋嘉玉的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