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班主任有些头疼的听着,逐渐紧张又尴尬的氛围,在犹豫不决中,她还是鼓起勇气走到门口,把偶尔向你探寻的目光,阻挡在了门外。
陈心有些受伤的看着白发苍苍的刘婉君,她的论点,她的顾虑,她犀利的言辞,都让童真稚嫩的陈心,有些难以接受。那些对生命不信任的概念,出于爱,又在恐惧里,似乎诅咒着与这段关系里,所有有关的人们。
“如果可以,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为何我们满心顾虑,满心都在孩子的前程与安危里,孩子还是会走向与我们事与愿违的方向,承受大众所认为的无法承受之痛。生命就是生命,就如同大地绽放着百花,生长着万草,有连绵的山脉,有细流的长河,有蜿蜒的小道,有粗狂荒凉的戈壁。。。。。。当生命在没有被要求时,没有被比较时,没有被统一选拔时,没有高贵与贫贱的区分对待时。生命才能成为真正的彼此,成为不同,而拥有着相同的伟大而非凡的本质。所有的万物在温和的阳光下,润泽的雨露里,欢快的以自己最本真的方式,毫无保留的展示着自己。花就是花,花也成为花;草就是草,草也自然的成为草;湖泊就是湖泊,湖泊也成为湖泊。没有任何一种外力在左右,属于大地的生命,以另外的方式变成不是它生命的本质。大地赋予万物最大的爱,就是让它们成为它们自己,并毫无分别心的支持、接纳、爱着万物。就是因为大地的爱是博大的,是温和的,是接纳的,是尊重的,所以万物得以自由的绽放,世界也得以如此的绚烂。一切都在平和里,维持着看似无序,又井然有序的美好生活。大地尊重生命,信任生命,生命以其自然的方式绽放,一切万物都那么的和谐有爱,所有生命也得以长久的延续,而非毁灭。我们的生命,被冠以灵长之最,可是我们的历史演化过程,却交织着无尽的苦难、战火、分离、血腥、泪水,以及无法愈合的伤痛。我们的一生,即便到了如此发达的文明,拥有无比先进的科技地步,以及繁荣昌盛的,人人平等的现代化文明社会。但是阶级恒古不变的存在,压榨只是披上了文明的外衣,劳碌奔波的脚步只是换上了,更加容易控制人们的交通工具。我们从未停歇过,是因为我们的身心,都被物质欲望填满了。我们的双眼总是凝视着,高处的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夜夜笙歌的享乐日子,我们的心在不断被扩大的欲望陷阱里,奔波劳命。我们总希望被认可,被看到,被尊重,被捧着,被簇拥着,被欢迎着。。。可是一个健康的生命,它真的需要那些浮华的,不切实际的外在认可吗?一朵花,会因为他人的漠视与期待,而停止绽放与提前盛开吗?不!真正流动的生命,是自我力量的成就,它知晓生命的伟大与完美,它只需要尽情的表达生命,每一时刻当下的不同,信任并全然的绽放于当下,用独属于自己的美好而服务于万物。这个过程,是生命自我的完成,自我的表达,不受任何力量的左右,它们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人,却很难自我的表达自己,观察其我们的一生,我们的父母,总是在左右着孩子,控制着孩子。她们的人生不尽人意,伴随着对生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对已经发生的过往,带着深深的无力,带着对高处生活的向往。他们把一个鲜活的生命,注入了成年人太多的无奈,太多生存的恐惧,太多无法改变的无力,太多生活的压力。他们把这些思想定义为爱,最至高无上的爱,那是为其谋得未来生存的爱,是舍我也要成全孩子的大爱。我们的爱,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带上了被世俗思想,所以打造的牢笼。我们把自我的要求、期待、恐惧付诸在爱里,这时的爱,已然脱离了爱纯粹的本质。当爱有了要求,爱就成了牵扯彼此的利器,爱就成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爱就成了伤害与被伤害的相处模式。看看我们世界里所谓的爱,是在创造了美好的关系,还是在毁灭美好的关系,看到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爱若带给了我们痛苦的亲密关系,爱若使我们经历地狱之苦,爱若让我们经历毁灭之痛。那我们是否可以静下心来思索,是爱吗?是所谓的爱束缚住了我们的亲子温情吗?是所谓的爱限制了我们可贵的自由吗?是爱毁灭了我们的甜蜜爱情吗?爱?若是如此的存在,那要爱的意义又何在呢?是为了彼此毁灭吗?如果是爱带给了这世界,致命的灾难与伤害,那爱是否就该舍弃掉,应该即刻的舍弃掉,因为它是造成所有不好能量的原由。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谓的爱,付诸的爱,定义的爱,行动的爱。是爱吗?还是只是一种欲望?还是一种被内在复杂思想后,带着恐惧的诅咒。爱是咆哮吗?爱是嘶吼吗?爱是谩骂吗?爱是暴力吗?看看大地,看看万物的生长,一粒种子,需要水分,需要舒适的土壤,需要温暖的阳光。大地在静默中,支持着,爱着这些可贵的,生命它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生长。在这平衡的爱里,一切会生机勃勃的呈现着自己的生命力。只有当阳光失衡,变得炽热,草木就会枯萎;当风变得咆哮嘶吼,树木就有了摧毁;当海洋变得愤怒,生命就嗅到了死亡的气味。所有的生命,只有在温和里,爱里,柔软里,甜蜜里,才能健康的成长,自然的流动。当我们的爱功利又失衡,毁灭本就无处不在,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