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升棺发财(3 / 3)

刨地探陵 寒冬雨 4596 字 2016-07-08

罗大疤看着我,等我的意见。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他点了点头,一人一边,将那金丝楠木做的棺板抬了起来。果然这棺板不是很重,抬起的时候,我听见贾教授和杨幽同时吸气的声音,又听见芒果头轻轻“啊”了一声。

我心痒难当,急忙和罗大疤将棺板放在一边,下一刻,我看见了南越王赵佗的真身。

不,正确的说看见了穿着一身铠甲的南越王。

只见一个人形物体,从头到脚,都包在了玉片制成的铠甲中。那些玉片白嫩光滑,仿佛一碰便能滴下水来,就算我对玉石的了解几近于无,也知道那定是玉中上品。而玉片之间,却是用一条条的金线窜在一起,在火把的光线下,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光芒。

“金缕玉衣,保存得这么完好的金缕玉衣,这实在是……”贾教授边说边吸气,从他的语气中知道,这件金缕玉衣一定也是非常不得了的东西。

我倒是从报纸和一些书籍上看见过关于金缕玉衣的报道,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

但是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我看罗大疤和芒果头对贾教授口中的金缕玉衣一脸迷茫,显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简单的告诉了他们,他们才知道这东西的珍贵。

“这东西这么值钱,要怎么扒下来?”忽的芒果头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