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那些年,我们一起干过的缺德事(2 / 2)

虑。”

“只要盛庸牵制在此处,撤军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想到撤军,朱棣下意识是不愿意的,因为这太打击士气了。

可是出了桃源县,准确说出了王肆仁这么个变故之后,他发觉撤军真划算。

以前觉得及时止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如今来看,及时止损真特么明智。

越想,朱棣越觉得撤军是个明智的选择。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儿子没说,但是他已经想到了。

按照王肆仁大发战争财的嘴脸,肯定不希望任何一方获胜,而且那个逼人又恰恰拥有左右战局的能力。

所以如果不撤军,燕军也好建文军也罢,都讨不了便宜。

除非两方握手言和先把王肆仁骨灰扬了,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总结下来,撤军很有必要。

“老二,你这个建议好,你赶快找个机会,把命令传给老三,让他们撤回北平。”

既然心意已决,朱棣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当断则断。

只可惜明白得太晚了,应该在大营了就把这个事整明白的。

“放心吧爹!县令如今对东厂进度不满意,接下来几天,我不吃不喝也要把东厂训练出来,然后把消息传递出去。”

朱高煦见父亲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顿时牛逼哄哄起来。

“嗯!睡觉吧!”

朱棣点点头,让朱高煦回自己的屋子睡觉。

他躺到床上,琢磨着如何挑拨县令和盛庸的关系。

争取让这俩狗东西互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