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与昊天对峙一阵,双方都察觉到奈何不了对方,昊天一甩衣袖走进南天门。
李正则走入黄帝的道宫,邀来其余四方天帝。
“此次我人族立五方天帝,强化了人道之位,弱了天道权柄,从此人族恐怕更加艰难了。”李正坐在蒲团上,面色凝重说道。
轩辕氏哈哈一笑,“老祖何必担忧,人族自巫妖大劫之后,经历过多少风霜,我们不也挺过来了。”
颛顼也开口道:“人皇之位绝不可废,否则人族皆沦为天道棋子,只能随波逐流,就此沉沦,空有天地主角之位,却无掌控人道之权了。”
几人皆是点头,李正收起心中忧虑,既然已经做了,那就没有后悔药可吃,暗自感叹一下这洪荒真是苟不住了。
没办法,自己出身人族,若是眼睁睁看着人皇之位被废,那真是做不到。
一想到神话中周以后的人族共主皆以天子自居,李正就浑身不自在,既然来到了这洪荒世界,而且也有能力改变,那么为人族争一下这人皇之位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李正叹了口气,说道:“五方天帝已立,你们便着手就近收归一些未入天庭的大能,组建自身势力吧,日后恐有大战,还需早做准备。”
五人皆是起身作揖一礼,齐声应是。
却说昊天回了瑶池后大怒不已,一番斟酌后怒上紫霄宫。
昊天一进紫霄宫便痛哭不已,言及天庭神位不满,天道运转不便,权柄势微。
道祖抬眼一望,见洪荒劫气四气,于虚空汇聚,隐隐有大劫酝酿,于是掐指一算,随后召六圣齐聚紫霄宫商议。
六圣赶到紫霄宫,见昊天满脸泪痕,心中各有所思,皆入座不言。
鸿钧看了看六圣,又看了看昊天,取出一块金玉神榜和一支金鞭,平静开口道:“自巫妖大劫后,洪荒平静许多年,如今又有大劫酝酿,为封神大劫,盖因天庭神位不满,天道运行滞涩,至劫气四起,此劫应在三教弟子身上,福缘深厚者肉身上天,福缘浅薄者魂归封神榜,无福缘者化为劫灰,该有三百六十五正神之位,你们且自行商议哪些弟子上榜。”
太清微笑道:“贫道只有两名弟子,便忍痛签上一名吧。”说罢便在封神榜上签下玄武之名。
元始微微皱眉,摇头道:“贫道弟子座下十二弟子皆是福缘深厚之辈,上不得封神榜。”
通天看着封神榜,面色难看,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这才封出去一个,剩下的难道全要应在截教?
“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难道要我截教死这么多弟子?我不签!”
元始闻言不悦道:“你那截教弟子都是些什么德性,能上封神榜便算是福气,我还担心你那些弟子做了正神,扰了天道运转呢!”
西方二圣对视一眼,准提开口道:“老师,我西方教愿签上一些。”
正愁找不到机会插手天庭之事,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这大好事啊!
鸿钧闻言却摇了摇头道:“此劫应在三教弟子,你西方却是无缘。”
接引和准提叹了口气,只得作罢。
女娲看着几人的样子,捂嘴偷笑,鸿钧看着女娲无奈道:“笑什么笑,此劫合该由人族王朝更迭而起,届时三教弟子当往人族历劫。”
女娲笑容一滞,僵硬道:“老师,弟子不笑了,可否收回成命?”
鸿钧瞥了女娲一眼,“天命不可改,商气衰则劫起,商灭则劫终。
届时天机混乱,圣人不可推演天机,洪荒万灵皆有命数。”
于是元始和通天再次围绕哪些弟子上榜开始争辩,不知争论多久,通天取出青萍剑一剑将封神榜劈为两半,大声道:“三教弟子各凭本事,谁肉身上天,谁魂归封神榜全凭自身手段,此榜不签也罢!”
鸿钧叹了口气,将碎裂的封神榜合二为一,和打神鞭一同交给元始天尊,“既然都不愿签押,那便如通天所说吧,封神榜和打神鞭交由元始保管,代天命之人出现,可交由他保管,待大劫后封神之用。”
……
自从五方天帝归位之后,李正便待在碧游宫不出,通天带回封神大劫的消息后,李正愈发感觉紧迫。
终于,忍受不了心中不安的时候,李正离开金鳌岛,去往幽冥见了平心娘娘,又赶往首阳山见了太清圣人,再上昆仑山见了元始天尊,最后赶到人族都城朝歌,见了此时的人皇武乙。
于是三个月后,武乙于泰山作表:“人道在上,太上教主鉴之,吾乃当世人皇武乙,今于泰山敕封众神。
曰后土皇地祇,主掌幽冥,统领鬼族,座下十阴天子为十殿阎罗大王,又赏善司,罚恶司,察查司,阴律司四大判官,又十八判官主十八地狱之事。
中央黄帝座下,金木水火土五行真君,又有应龙,常先,大鸿,风后,仓颉,力牧,风伯,雨师,女魃九大神将。
东方青帝座下……”
全部念完,武乙将绢帛绑在一支箭矢上,弯弓搭箭朝天而射,箭矢化作一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