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见昆仑在那里思考,也不说话,她内心中对这个学生还是很看好的,她虽然自己不会踢足球,但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让冯老师对足球有着不同于常人理解,这种理解可能甚至超过了范子毅和孙如海。
冯老师欣赏昆仑,并不是因为昆仑只是守门守得好,而是昆仑身上那种不断在进步的能力,这应该不能叫进步,更准确的应该叫升华。
比如昆仑在防守时的接球,很多守门员都是采用将球击出门框范围,只有相当有把握的球才敢没收,这是因为足球是有弹性的,如果力道把握不好,守门员接不住球,皮球会从手上弹出,很容易让对方球员拿球,产生二次进攻的机会。
可昆仑不是那种常规扑救,昆仑很多球都是直接没收,这种没收是没有理由的,但昆仑依然会采用这种方式,而且会将球牢牢的把握,开始冯老师不理解,后来从范子毅那里才知道原来昆仑练过太极,昆仑应该是用太极里的以柔克刚来接球,冯老师不懂中国功夫,但她知道中国功夫博大精深,很多事情是不能按照常理去理解的。
又比如昆仑站立的位置,冯老师曾经细细的观察过,昆仑站的位置是很有讲究的,他会根据对方球员跑动的路线和速度调整站位,但不管昆仑怎么占,他都可以在出球的那一刻,防守住整个球门,这个和昆仑的爆发力和超于常人的速度有关系,后来当她知道昆仑练习过武当的轻功,冯老师就想通了。
所以今天当昆仑提出要学习八极拳的时候,冯老师是很赞同的,冯老师对昆仑说:“香河集训中心附近有一位八极拳的高手,老爷子叫吴海龙,今年已经快80岁了,一生都在练习和研究八极拳,是八极拳的大家。”
昆仑一听,附近还真的有八极拳高手,蛮高兴的对冯老师道:“冯老师,你能带我去吗?我想去学习。”
冯老师道:“八极拳据传由癞姓道士传艺河北省沧州市孟村人吴钟,吴钟传艺其女吴荣,所以河北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发源地,孟村离我们这里不到300公里,我和你说的这个吴海龙老师就是吴家嫡系传人,你如果想拜访他,我倒还真能帮上你。”
昆仑一听,大喜,问:“真的吗?你怎么能帮上我呢?难道你和吴大师学习过?”
冯老师道:“我不喜欢习武,自然不可能和吴大师学过,不过我的父亲曾经是他的学生,每年过年我都会和爸爸去看望吴大师。”
昆仑大喜过望,他激动的对冯老师道:“冯老师,那咱们赶快约一下,我想过去拜访他。”
昆仑是守门员,他和其他球员的训练方式还真不一样,除了正常比赛,范子毅和教练组对昆仑的具体训练是没有要求的。
当冯老师把这个情况和范子毅沟通的时候,范子毅非常支持,范子毅对冯老师道:“冯老师联系一下,看方不方便,如果方便的话我和你们一起去。”
算好时间,冯老师带着范子毅和昆仑来到吴大师家中,吴大师家离香河集训中心还真不远,开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吴大师住在香河附近的一个小村,独门独院,很是清静,门口还有一条小河。
吴大师并没有冯老师说的那么大年龄,也就是刚过70岁,吴大师很精神,因为长期练武的原因,看上去不到60,老人家一眼就认出了范子毅,让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吴大师居然也喜欢足球,他看着范子毅,点头哈哈大笑道:“范子毅,范大将军,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来了。”
说着就安排徒弟准备茶水,将范志子毅一行三人行道客厅,吴大师对范子毅开玩笑的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我们那时候,咱们中国足球是可以灭意大利,可以笑傲整个亚洲的,到了你们这一代,还能勉强走出亚洲,你们过了,现在在亚洲踢个足球还要被这样那样的阿猫阿狗欺负,中国足球完了。”
这番话说的范子毅和昆仑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事实确实是这样,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国足是绝对的亚洲强队,面对世界强队,中国国家队也一点不怂。
1984年,当时在印度所举办的尼赫鲁金杯赛上(国际A级赛事),中国男足以1比0的成绩战胜了当时的世界劲旅阿根廷队,当时为国足攻入了致胜一球的是中国广东足坛的名宿,有矮脚虎之称的赵达裕。
而这场赛事的第一场比赛当中,中国队凭借着左树生的一脚远射帮助中国球队以1比1的战绩逼平匈牙利队。
在第二场比赛当中,面对在1982年的世界杯季军波兰队,此场比赛波兰队几乎是全主力进行助战,首发球员当中有8名都是世界杯上的主力,最后中国队0比1战败。
在第三场比赛上,中国队凭借着李辉和吕宏祥的两记进球帮助中国球队以2比1的战绩战胜了罗马尼亚希望队。
第五场比赛当中,中国队随着李华筠以及贾秀全的破门以3球大胜印度国家队,最后中国队以3胜1平1负积7分的战绩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波兰队是3胜2平积8分的战绩,中国队闯进了决赛。
在决赛上中国打得其实还算不错,也是多次给波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