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故人(1 / 2)

云起终有时 云知初 2881 字 2023-01-06

“承尧遵命。”云承尧应下。

他的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陛下——”

“进来!”

一个小太监匆忙推门而入,道:“陛下,内阁首辅求见。”

“让他进来。”皇帝吩咐。

很快,内阁首辅踏入御书房。

他穿着绯红色官袍,年约四五旬,面白无须,一副仙风道骨。

“老臣拜见陛下!”

“免礼。”皇帝示意道,“杨大人请坐。”

杨盛和便坐了下来。

他的目光落到了云承尧的身上。

云承尧微微欠身:“杨大人好。”

杨盛和点头。

“陛下,方才老臣听闻,您要修葺皇陵?”他直奔正题,“陛下,修缮皇陵耗资巨大,非同小可,陛下还请三思!”

皇帝笑了笑。

“朕有意修缮皇陵,已经和内阁通报。”他说道,“杨大人不必阻拦。”

“陛下,皇陵修葺耗费巨大,且需要专业人士操持,您现在修缮皇陵,未免仓促。不若等到明年夏季,陛下亲自挑选合适的人手,再慢慢筹划不迟。”杨盛和继续劝谏。

皇帝脸色渐冷:“朕决意已定,杨大人莫要多言。杨大人,你今日来,不会只为了说教吧?”

“老臣惶恐。”杨盛和低眉顺眼,“老臣不敢多言,只是提醒陛下一句。”

“有何提醒,还请杨大人快说。”

“陛下,如今民怨渐起,百姓颇有微词。老臣恳请陛下,早做决断。”杨盛和说道,“否则,民心易失,国家危矣!”

云承尧的手指轻轻颤抖。

皇帝的脸色骤变。

“杨大人,慎言!”他厉声斥道。

“老臣不敢欺瞒陛下,老臣所言句句肺腑,还请陛下明鉴。”杨盛和仍是低垂着头颅。

他的态度,很坚定。

他并不惧怕皇帝的威严,反而有恃无恐。

云承尧感觉心脏猛烈跳动。

他的手指紧紧攥拢了拳头,掌心沁出了汗水。

皇帝的目光扫向了云承尧。

云承尧抬眸与他对视。

片刻后,皇帝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了杨盛和。

皇帝盯着他片刻,道:“你的意思是,朕错了吗?”

“不敢,老臣不敢。”杨盛和道。

皇帝冷哼一声。

他的手指,扣紧了椅把。

“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从未怠惰半分。朕怎么错了?”他质问杨盛和。

“陛下,您治理江山,自然是万千功绩,但是您忽略了人心......”杨盛和道。

杨盛和又道:“陛下,民怨纷争,皆因贪婪之辈而起。老臣斗胆猜测,定有奸佞蛊惑君王。陛下若是不肯清除,必将引发更大祸患。”

皇帝勃然大怒。

他猛然掀翻了茶几。

茶杯碎裂,茶水泼洒。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

云承尧跪地。

他的额头磕碰到冰凉的石板,撞痛了额角。

“杨盛和,你好大的胆子!”皇帝吼道,“谁给你的权利,竟然敢污蔑朕!”

“陛下息怒,老臣绝无此念,望陛下明察。”杨盛和伏地叩首。

皇帝的脸色铁青。

他看着杨盛和。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胸膛的怒火。

“杨盛和,朕最近确实疏漏,但是,朕不曾亏待任何人。你不用担心,朕会妥善处置。”皇帝道,“你先回去吧。”

杨盛和却不走。

他的额头,被碎瓷割伤,流血不止。

“陛下,您别忘了,这天下都姓周。”他平静道,“老臣忠心耿耿,只盼您能早做决断。”

他的语气,越来越尖锐刺耳。

他的态度也越来越激烈。

皇帝气血翻涌,胸膛剧烈起伏。

“滚出去。”皇帝喝道。

他的声音,透出浓郁杀机。

杨盛和不退反进。

“陛下,若是您执迷不悟,将来悔之晚矣!”杨盛和厉声道,“老臣不才,愿代您效劳。”

他说完这话,转身拂袖离开了。

云承尧跪着。

他始终沉默。

皇帝喘着粗气,双腿微屈,扶住了桌案,缓了好一会儿,才恢复神智。

“承尧,你随朕过来。”皇帝对云承尧招呼道。

他带着云承尧,往御书房的后殿走去。

御书房的后殿,有一处小型佛堂。

皇帝推开了佛堂的门,露出了供奉在佛龛里的牌位。

佛龛前的蒲团上,摆放着一盏油灯。

灯芯的火焰微弱。

皇帝跪倒在牌位前,虔诚地看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