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滔滔黄沙(二)(1 / 2)

淮竹赋 烫手山余 2246 字 2023-01-09

距离赈灾发放原定的日期只有三日,也就是说,李准必须在三日之内找到这批赈灾粮。不然,饶是他身眷皇恩,也难逃罪责,更何况,百姓们可都指着这赈灾粮救命。

日子一天一天逼近,李准和裴亦竹虽然都没说,但几人心里面都有些焦急。

赈灾粮是在从渡口运往粮仓的路上出了岔子,三人都认为,得从此处入手,翌日一大早,三人便出了门,沿着昨日运粮路线沿途查看。

清晨的街道上,人还不算太多,但已经是烟火气满满。商户的吆喝声响亮,孩童跟着早起忙碌的父母来到街上,手里攥着竹蜻蜓来回追逐打闹。

从渡口走到粮仓,来回两趟,却是什么发现都没有。几人又回到街市上,早茶阵阵香气传来,杜源皱起鼻子嗅嗅,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表情有些委屈:“卯时咱们就起来了,看了这么久啥也没发现,咱们先吃完饭再看吧,吃饱有力气,说不定就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了呢?”

裴亦竹和李准自然是没有心思吃早茶,但这样来回看也不是个办法。两人对视一眼,随着杜源,几人走到了沈茹上回带他们去的早茶店。

“张伯!,来三碗虾籽馄饨,两笼三丁包子,再来一盘千层油糕!虾籽馄饨猪油和酱油都要!”杜源朝里头喊道,跟着沈茹有样学样,那架势就像是吃了十几年的熟客。

还未待张伯应下,一只手就搭上了杜源的肩膀,杜源有些被吓住,僵在了原地。片刻之后,一个声音从耳边幽幽传来:“张伯,馄饨要四碗,再来四个蟹黄汤包。”

杜源转身看去,沈茹定定看着他,脸上笑意不止,尽是戏谑:“你小子,学我学得倒是挺像的啊!”沈茹自顾自坐下,“只不过你还没学到精髓,这九月的螃蟹最为肥美,现在正是吃蟹黄汤包的时候”

沈茹向裴亦竹和李准依次打着招呼,没再理会杜源,杜源站在原地愣了半晌,也坐了下来。

张伯动作很快,馄饨包子不一会儿就端了上来,四人默默吃着早饭,气氛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尴尬。

“这蟹黄汤包果真美味。”只剩下杜源一个人没心没肺地大口吃着包子,沈茹看着他那副不值钱的样子,没眼看地笑了笑。

“赈灾粮的事情,我从母亲那都听说了。三日之后就是发粮日期,你们现在一定急坏了。”沈茹将勺子放回碗中,“淮生哥,亦竹姐,母亲的意思是,我家在城郊也备了些粮食,若是能帮得上忙,我们自然不会推辞。”

难怪都说广陵沈氏,富甲一方,可见不是虚传。寻常人家备些粮食并非什么罕见事,更何况是商户,可这赈灾粮的数量不小,能出言相帮,必定是早有储备,裴亦竹挑了挑眉毛,沈府的家业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直到今日,还能有如此实力,这沈夫人,可真不是个简单女子啊。

李准朝沈茹正式地拱拱手:“替我好生谢过沈夫人的好意,只不过还有三日,若是三日之后,还是找不到这赈灾粮,李某自会出言相求,绝不推脱。”

四人吃完早茶,结账准备离去,裴亦竹坐在靠近街道的座位上,起身时一个孩童正好跑过,撞到裴亦竹,他手里攥着一个袋子,里面撒了点什么东西出来,但那孩子丝毫不在意,径直跑走了。

沈茹及时伸手扶住裴亦竹,朝着那早已跑远的孩子喝到:“现在的小孩都怎么回事,真不知道大人怎么教的,比我当年还皮。”

裴亦竹被沈茹自损的话语给逗笑了,她转头安抚沈茹,表示自己没事,不必跟小孩置气。她低头整理裙摆,黄黑色土地上散落的点点白光却引起了她的注目。

“你们看,那是不是米粒!”裴亦竹惊呼出声。

杜源立即走过来蹲在地上,仔细捡了几粒米到手上,将手摊开给几人看:“确实是米粒,怪不得那小孩攥得那么紧呢,现在这个时候,可真是米比命大。”

裴亦竹仔细看着杜源手心里的米粒:“这并不是普通的米。南方多种籼米,米粒细长,呈圆扁形,颜色大多白色透明;而北方的大米则是粳米,米粒一般是椭圆形,丰满肥厚,且颜色蜡白。”

听完裴亦竹的话,杜源再次低头看向手心,反复来回端详,他手中的米粒圆短,颜色也并不透明:“这不是籼米,这是粳米!”

“扬州地处偏南,水分也较多,一直种的都是籼米,而这批赈灾粮就是从东北的粮仓运来的,东北的米便是粳米。”裴亦竹朝杜源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李准,“扬州城内的粮食一直都是自给自足,多余的也有卖往北方,但是鲜少有买北方的粮食的。”

李准和裴亦竹对视一眼,眸色深了深,他看向杜源手中的米粒,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亦竹姐的意思是,那小孩手里拿的米,有可能就是此次的赈灾粮?”沈茹的声音不自觉地扬起,又飞速捂住自己的嘴巴,眼珠子朝左右转转,确定没人注意后才放下手来。

“虽然不敢确定,但是却有可能,刚才的小孩,我们必须要找到,至少要弄清楚,他手中的粳米是从哪里来的。”

“或许我能找到那个孩子。”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