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木棉(1 / 2)

赵延把目光看向赵云宁,“你说能解决麻布出产量,到底怎么解决?”

燕国以小农经济为主,纺织业在其中占据极高的地位。

桑麻和葛布适用百姓,在整体经济中,相当重要。

去年受灾严重,很多百姓连布料都要买不起了。

赵延看到街上衣不蔽体的百姓,就觉得头疼。

赵云宁笑道:“我们先去逛逛,我在告诉父皇。”

“哈哈,父皇要等不急了。”

赵云宁和赵延先去种植区看了看,百姓们正在翻土,等天气彻底暖和的时候,就可以播种了。

赵云宁问忐忑不安的一个老伯,“老伯,请问苎麻一年能收割几次?”

老伯结巴地说:“一,一次。”又补充道:“但是一年咱们这里能够种三回,就能收割三回。”

一年收三回产量还那么低,赵云宁叹气,手工业果然抵不上工业。

赵云宁和赵延又去了苎麻的库房,已经剥皮晒干的苎麻一捆接一捆的堆放在库房里,等待使用。

顺着库房的石板路,就能进到纺织院。

纺织院很大,有数间屋子,每个屋子里面都能传来纺织机咔咔声。

赵云宁和赵延随机走进一间屋子。

屋内的女工齐齐停下手头的活计,跪趴在地上对赵云宁和赵延行礼。

赵延让他们起来,赵云宁走向最前面的女工,对她说,“婶子,我想看看你织布。”

公主叫她婶子,还要看她织布。

大姐激动的面色通红,慌忙操作,好在从她八岁起就会织布了,乱中有序,很快就给赵云宁演示了一遍如何纺布的。

姜修文说道:“她是我们纺织院速度最快的女工,一天能织一匹布呢。”

一个女工,最快的效率,一天才只有一匹布。

那也太慢了。

赵云宁摸了摸旧式的纺织机,脑海已经开始操控空间里的智能电脑,查找珍妮纺织机的图纸。

赵云宁一脸沉思,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公主是对她们的效率不满,要怪罪吗?

没一会儿,赵云宁舒展眉头,对满心期待的赵延说:“父皇,我们回去吧。”

赵延一愣,“这就回去了?”不是说要提高纺织的生产效率嘛。

赵云宁点点头,“回去跟你说。”

“好。”

赵云宁和赵延来了就要走,姜修文还没同赵云宁说一句话呢。

他着急地开口,“皇上,臣又发现了一种可以纺织成布料的植物。”

赵延眉毛一挑,“什么植物,在哪里?”

姜修文松了一口气,把人留下了,赶忙说,“就在后院,皇上公主现在就能看到。”

赵延和赵云宁随他去到后院,就看到一株高大的木棉树。

初春时节,它已经打满了花骨朵,露出一点殷红。

姜修文自豪地说:“这株花树,到五六月结果,就会长出洁白的绒絮,特别的柔软,轻柔,可以纺织成特别的布料。”

“臣去年发现的时候,果实大多数都已经脱落,来不及采集织布了。”

这本是他想翻身立功的筹码,这会儿在赵云宁跟前说出来,语气无比的自豪。

说完有特意从怀中取出两个木棉做的香囊,“这便是用木棉制作的香囊,皇上公主请看。”

赵云宁和赵延接过来,木棉果然如同姜修文所说,很柔软,透气。

精心制作的香囊也很漂亮,具有光泽。

可惜,木棉不是棉花,不能入水,有很大的缺陷性,其产量也不是很高,尤其是树木高大,要采摘收集也不容易。

姜修文还很高兴地说:“这种花树,若是推广种植,便可以纺织出无比柔软保暖的布料,也能让百姓们多一种选择。”

赵延觉得还不错,正想问赵云宁的意见,就听赵云宁语气平淡的说,“我也发现了一种类似的农作物,不过,植株较小,易于采摘,且产量应该也比这花树要高。”

赵云宁空间里有就有棉花和棉花的种子,等会儿就能给赵延看一看。

赵延眼睛一亮,以为这就是赵云宁提高布匹产量的办法,激动地说:“在哪儿?已经让人种了吗?”

赵云宁摇头,“这种农作物的气候,要在津南地带才适合种植。”

此话一出,赵延面色顿住。

津南地带的国土,正被南宁候控制着呢。

要想种植,就得先把土地抢回来。

赵延握紧拳头,对赵云宁说,“放心,爹一定会尽快收回我们燕国国土的!”

南宁候不除,对他们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周边其他国家,指不定怎么笑话他们呢。

姜修文一脸的不可思议,他好不容易发现的木棉,怎么就毫无用处了呢!

公主也并没有因此高看他一眼。

姜修文看着赵云宁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