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来了啊。”馒头摊摊主热情的跟杨佳觅一行人打着招呼。
“来了,大哥。”杨佳觅笑着应下,下了牛车开始忙活。
因为沐休结束,杨泽回了学院,杨城跟着出摊,把木桶一个个搬下来,洗碗的木盆也放好。杨大刚也去馒头摊那借炉灶,打水。
还没收拾妥当就有人来摊前守着,馒头摊摊主也上前先买了一碗。
“大妹子,你这卤煮是真香,今天我带了食盒来,一会儿给哥哥打上带走。”摊主边吃卤煮,边拿馒头,这玩意就馒头吃,真下馒头。
“好嘞,大哥。”杨佳觅掩嘴笑道“收摊前给你留一碗,热乎的,回家吃正好。”
“行,妹子。”
摊位支好,人群自动排好队,买着热腾腾的卤煮。
两大桶的卤煮,不出一个时辰又卖完了。收拾妥当驾车前往肉铺,买了猪杂。
“爹,镇上还有别的肉铺吗,这些不太够啊。”杨佳觅看着车上的猪杂,今天也是两副,不过看今天这情况,谁也不嫌钱少不是。
杨大刚明白自家闺女的意思,驾车去了另一家肉铺,又买了一副猪杂便奔向牲畜市场。
杨大刚精挑细选,杨佳觅对半砍价,最终花费6两银子买了健壮的公牛以及一辆二手板车。
杨城赶着自家新买的牛车跟在杨大刚后面回家,到了村口那些闲聊的大妈们一股脑的围了上来。
“呦,大刚这是买牛车了,这是做啥买卖发财了。”村里的蔡婆婆站在牛车前,眼里的八卦意味明显。
“可不咋滴,大刚啊,有啥好买卖也带带我们。”
“大刚现在出息了。”
……
杨佳觅看着这些人不由得感觉好笑,自家挣钱就要带着他们,真是不见外呀。
杨大刚笑着不说话,驾着牛车突破重围。村里人啥样他很清楚,没必要搭理他们。
到了家门口,杨大刚卸下东西,去村长家还车,杨城车刚停稳,杨旭就跳了上来。
“哥,这就是咱家的牛车吗?”杨旭心里高兴,自己家也有牛车了。
“嗯。”杨城理解弟弟的兴奋,自己也很高兴,还是妹妹有本事。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进了院子,杨佳觅上交了今天挣得钱,牛车的钱是从家拿的,还剩4两,今天两桶卤煮,一共卖了3两,去除今天得进货,还剩2两960文,杨佳觅一股脑的塞给杨苏氏,杨苏氏也小心翼翼的藏好银子。
杨佳觅的脸上挂着笑,可心里却有些着急,虽然一天进项不少但是离盖房子还差很多,要不把玉佩当了?左思右想觉得不妥,还是等等看吧。
……
连续几天,天气晴朗,杨佳觅的卤煮也越来越火,现在人都给起了个名,叫杨家卤煮。
这几天杨佳觅虽然感觉累,却也很开心,平均一天3两的进账,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点点。
然而,这种状况持续了没几天,杨佳觅就碰上了大无语事件。
早上,杨家爷三一如既往的来到集市,却见自己平时的摊位被人占了,而这个人,再不出现杨佳觅都快忘了。
“哎,妹子来了,今天来晚了,你家摊位都支上了。”经过几天的相处,馒头摊主越来越热情,这些天自己可没少挣钱,馒头烧饼没少卖。
“没晚,那不是我家摊位。”杨佳觅指指身后,笑道“我家还没摆摊呢。”
馒头摊主看向杨佳觅身后,的确看到那两个变大的木桶“咦,那这个大哥说和你是一家。”馒头摊主有些不懂,什么情况。
“大哥。”杨林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向杨大刚打招呼。
杨大刚点了下头算是回应了,回头看见馒头摊对面有空位“佳佳,我们去那里吧。”
“好,爹。”杨佳觅看了眼老宅人的摊位,他们卖的也是卤煮,只是他们是怎么会做的,这可是自己的独家配方,虽然说是祖传的,但那是用来骗人的。
等杨佳觅支好摊子,就见二丫跟杨林氏挎着一筐馒头走了过来。
看着二丫的表现,杨佳觅挺惊讶,没想到杨老太太那么抠的人居然给二丫看病了,可她哪知道,那是杨林氏跟娘家借的钱给二丫看的病。
馒头摊主看见杨林氏摆出一筐馒头,脸色一黑,自己给错位置了不说,现在居然还来抢生意。馒头摊主现在万般后悔,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杨林的摊位开始上人,而杨佳觅的摊位前却只有那些每天都来吃的人。
“杨家姑娘,今天怎么摆在这边了,那赵家小子没给你占位置啊。”一名中年妇女端着碗坐在一边,跟杨佳觅聊着天。
“占了,不过被别人用了。”反正也不忙,跟人聊两句也没啥。
“呦,那家摊位挂名了,也是杨家卤煮啊,跟你们是一家吗,不知道味道是不是也一样。”总来吃的大叔也有些好奇。
杨佳觅但笑不语,毕竟她不知道老宅的人从哪弄来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