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他在救国(1 / 1)

盛梓桓回到王府,就下令将刺客关入地牢,严加审讯。

盛梓桓看见祖母的院子里的灯还亮堂着,想来老王妃听闻了今日刺杀的事情,心里担忧,盛梓桓差一人去回禀老王妃,以安她的心。

“子煜,你可有受伤”老王妃听盛梓桓回来了,虽说并无碍,但总觉得自己亲自瞧见才放心。

盛梓桓见祖母赶来,立马迎了上去,扶着老王妃,声音温和:“子煜确实未伤着”眼底也带着暖意。

上下打量了一眼,老王妃拍拍他的手:“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她不要求她的孙儿有什么本事,她只要他能一生平安,什么忠君,什么大义,她统统不要管。

“祖母,天色已晚,子煜送祖母回去吧”盛梓桓看见老王妃眉宇间的疲惫,心下自责。

老王妃这会儿心里的石头落地后,也感觉到了疲乏:“真是老喽”也没有拒绝盛梓桓的请求,对这个孙儿她真的疼到骨子了,自小就是由她带大的。

盛梓桓等了老王妃歇下回到自己的院落吩咐:“以后再有这类事,不得再传到老王妃的耳朵里。”

“是,属下这就吩咐下去”

“刺客招了吗?”盛梓桓坐在书案前,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子。

底下汇报的侍卫心里压力剧增,每当主子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代表着心情不美好。

“尚未,这是个死士”主子,人家是死士啊,暂时没招,可不能怪我的,多给点时间,等属下十八般武艺都用上,说不定就招了。

盛梓桓瞄了他一眼,侍卫感觉脖子凉飕飕的,把头压的更低了,好可怕啊。

“不用留活口了,你只管审”盛梓桓对刺客背后人早有猜测,既然不说,那就别想死的太痛快。

“是”侍卫领命退了下去

盛梓桓看着边境的战报,蹙眉,北蛮人真是不安分,自盛王死后,小动作一直不断,就连齐人也已经多方动作了,当今皇上这个蠢货自继位以来,崇文贬武,近小人,远贤臣,看着就是个要亡国的君主,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个雄君,呵,可笑!

“拿张地形图给我”盛梓桓边看战报边吩咐道。

北蛮人好战,看这几次动作,怕是离正真的打仗也不远了,压不住多久的,盛梓桓头疼,盛王府之前权掌五十多万兵马,将近邺朝的半数兵马,后来在历代皇帝努力下慢慢缩水,一直到现在三十多万,并且名义上归有权为朝廷所有。

其实这五十多万兵马本该就是盛王府的,当年初代盛王与邺朝祖帝是相继起义的,曾有约,先合力推翻暴政,日后如何再待商议。最后,初代盛王爷心软了,他不愿再看生灵涂炭,江山疮痍,也不愿让外邦踏足中原,主动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江山,请愿驻守边疆,这一守便是世世代代。

邺朝祖帝不是不想夺盛王爷的兵权,一来当时外忧已经达到不可避免的地步,确实需要有人镇守,二来他师出无名,这本来就是盛王自己的基业,如今他为大义,放弃了无数人,包括他也梦寐以求的权利,三来,他不得不承认他其实也是敬重他的,换他,断不会放的如此洒脱,抛开这些,他也有私心,毕竟刀剑无眼。

看着图纸的盛梓桓声色呼暗呼明,周身的气压极低,单手捂着脸,隐有笑声传出,笑声似怨,似嘲,似愤,压抑非常。

其实啊,他笑邺朝皇族的无情,笑先祖的愚蠢,笑当今皇上的无能昏庸。

他本来可以就这么过下去的,继续替邺朝守国,遵守历代盛王的信念,延续百姓的太平生活,可是当今皇上为什么要做个亡国君,不分是非,不任贤能,排除异己,为什么要联手敌军预坑杀他父王,为什么要害死他母妃,为什么历代皇族打压盛王府,导致王府人丁稀少,真的以为做的是那么神不知鬼不觉吗,手上流的盛王府的血洗的干净吗!

这天下当年本来就不一定要姓云的,他只不过在必要的时候做先祖没做的事而已。

他,在救国

慢慢的笑声停了,恢复到往日的样子:“盛一,你说我娶了文家的文卿蓉如何”盛一不曾想世子会问这个问题,一时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顿时哑然。

盛梓桓也没指望他能回得上来,他要娶文卿蓉,不仅仅是因为他觉得那小姑娘有趣的紧,同时他需要天下文人墨客的支持,也需要一个对他将来登至高无可挑剔,天下信服的理由,而这一切文卿蓉刚刚好都具备,文家的地位,慧了大师的批语,对他来讲,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答案自然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