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内阁暗流(1 / 2)

“算了吧,这个事情闹不起来的!”

闹事的还是一些性情冲动的士子,但很多士子都是慢慢冷静下来,却是知道这个事情很难闹得起来。

一来他们手上并没有证据,加上这种事情压根不能算是乡试舞弊,二来则是特意被安排到前面的江北士子并不认为自己比江南士子差,故而根本不加入战团。

最为重要的是,大明科举制度并没有规定不许提调官这样做,亦没有将这种行为归咎于乡试舞弊。

正是如此,很多士子虽然很是愤怒,但最后还是不欢而散。

至于海瑞亦是知道很难在这个事情上做文章,尽管当时他发现了徐龙图的小算盘,但那时已经为时已晚。

现在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五千名考生都面临着命运的审判。

紫禁城,文渊阁。

在两京十三省的考生都等待着乡试榜单审批的时候,应天巡抚海瑞的仕途再度来到了十字路口,以应天府尹徐龙图为首的联名弹劾海瑞的奏疏已经送到了内阁。

由于当今隆庆皇帝性情愚钝,加上没有经历过太子的岗前培训,登基后既是懒惰又好色,故而国家大权已经落到内阁手中。

不过权力越大的地方斗争亦会越发激烈,而内阁历来都是权力斗争的重灾区。

当今首辅李春芳是一个老好人,面对横行霸道的高拱选择了避让,只是最后入阁的赵贞吉反倒仗着资历老处处跟高拱叫板。

陈以勤原本想要置身事外,只是由于他跟赵贞吉是同乡,却是被卷进了这场斗争中。由于忍受不了高拱的霸道,自己所倡导的施政方针被置之高阁,最终以疾病为由请辞离开了。

隆庆懒散已经彻底暴露出来,今天又是罢朝的一天。

四位阁老齐聚在内阁议事厅中,李春芳居首,高拱居次,而张居正和赵贞吉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首辅大人,诸位同僚,这一份是南京方面的联名弹劾疏还有刘楷案子的结案陈词!海瑞此前夸大案情,致使朝野人心动荡,其罪能赦但不可不惩处!”赵贞吉显得早有准备地掏出了联名弹劾疏和刘楷案的结案书,率先抛出商议事项道。

海瑞对于这个明明最后入阁却总喜欢先声夺人的赵贞吉十分不满,脸上当即便已经阴沉下来。

“咱们便先议一议此事!”李春芳对此并没有不满,显得十分温和地表态道。

赵贞吉对李春芳还是保持着恭敬,尽管对高拱这位次辅敢于拍案子,但还是十分有礼数地将两份东西上呈给李春芳。

李春芳看过内容无误后,知道海瑞确实是夸大了陆文贵的案子,便是将联名疏和结案书递给高拱。

高拱对此并不是十分的关心,在简单地看了几眼后,便是交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虽然是位居内阁第三,但历来十分的低调,甚至像是小透明般,便是认真地翻阅起这一份奏疏。

“老夫提议将海瑞贬为推官,以儆效尤!”赵贞吉却还没等赵贞吉看完,当即便是率先表明立场地道。

高拱的眉头微微蹙起,却是知道赵吉贞对海瑞早已经心生不满,而今抓到小辫子便想要将海瑞撵出官场。

“此事非同小可,我赞同赵阁老的意见,将海瑞贬为推官!”张居正亦是放下手上的联名疏和结案书,当即便表示赞同地道。

高拱原本想要借机挖苦赵贞吉两句,只是听到张居正站出来表态赞同,吐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他跟张居正的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像是跟李春芳还是赵贞吉的较量中,张居正实质都是站在自己这边。

张居正是徐阶的得意门生,得益于徐阶提拔才能如此顺利入阁拜相,而海瑞出任应天巡抚期间对徐阶缺乏尊重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而今张居正之所以站出来支持赵贞吉的提议,更多是要替自己的老师出头,特别徐阶都已经将银两送到了京城张府,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高阁老,不知你以为当如何处置海瑞呢?”李春芳是一个追求和气的首辅,便是对着高拱又是询问道。

“我没有意见!”高拱犹豫了一下,当即便选择对这个事情眨一只眼闭一只眼道。

若这个事情仅仅只是赵贞吉的想法,那么他自然可以反对,但现在张居正已经掺和进来。

自从他逼走陈以勤后,皇上对他的信任度明显已经有所下降。而今还是要给张居正一点尊重,不然真将张居正推到赵贞吉的阵营,在内阁真要面临以一敌三的局面了。

“好,那么事情便这么定了!张阁老,你看看哪个知县合适,此事便由你来安排吧!”李春芳当即敲定这个事情,而后对着张居正吩咐道。

“遵命!”张居正当即便领命道。

一个小小知县的安排,自然不需要在这里讨论,而今由着张居正安排即可。

在接下来内阁的会议中,便是继续商讨着两京十三省的大事,最重要的议题是俺答孙把汉那吉率领手下十余人来降,这让他们是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