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后面的那3辆压阵的军车上的日伪军,没有遭受爆炸的劫难。但他们却饱尝了八路军的手榴弹和枪弹。多数士兵还没有来得及跳下车,就已经命丧黄泉。
跳下车来的几十名日伪军,还来不及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就被负责扎口袋的1营长熊正卯带着一个连的战士冲上来,配合两边的火力,很快就将他们全部消灭。
在前后两头的运兵车被消灭的同时,中间的30辆卡车更是成了八路军指战员们的活靶子,驾驶室里的司机和十几个日伪军军官,都被打死在驾驶室里面。整个伏击战没有留下一个日伪军的活口。
随后,1营长熊正卯按照团长李向东战前的命令,马上带领1营开始搬运日伪军的尸体,将它们在公路上又堆成了一座尸山后,在上面放上一条团长早就写好的长幅:侵略者和汉奸的下场!这次的落款是:八路军豫西独立团。
李向东意在以此向日伪军宣战,告诉他们:中条山消灭龟田联队的中国军队现在豫西北,尽管放马过来交锋。
3营长荣少楷带着3营,却是在忙着打扫战场。他乐呵呵地跑来跑去,指挥着战士们抓紧时间清理那些日军骑兵队的武器,将它们全部搬上中间的卡车。
中间的这30辆卡车,因为战前就交代过战士们只准打驾驶窗,所以都没有遭受大的损毁,只是驾驶窗两边的玻璃都被打碎。
当一群八路军战士爬上了这些卡车车厢里检查时,车下的指战员们很快就听到了他们惊喜的报告。
卡车里不仅装满了各种枪支弹药和补给物资,还有几辆卡车上装满了一些沉重的密封箱子,上面没有任何文字。
李向东接到报告后赶来看了看,立即让荣少楷挑选三十名战士将车开回驻地,打算回到驻地再将这些箱子打开查验,然后找机会将这些战利品上缴军区。
自从在定兴消灭田中机动大队时俘虏了几个日军驾驶员以来,李向东让荣少楷抽调有文化的战士跟着他们学习驾驶坦克和车辆,已经陆续培养了几十名战士,所以开走这些卡车自然是绰绰有余。
让李向东更高兴的是,日军骑兵中队的马匹,完好的还有200余匹,受伤的有60多匹,被打死的有40多匹,还有10多匹逃远了的无法追回。他看着这些高大健壮的马匹哈哈大笑,因为这意味着他从此又多出了一个骑兵连。
将缴获的日伪军枪支弹药全部装上卡车后,李向东又安排3营长荣少楷组织会骑马的战士们将马匹骑回驻地,并将轻伤的马匹抬上两辆卡车运护回营治疗。死了的马也全搬上卡车,今晚就可以吃掉一部分。
不到一个小时,战场打扫完毕,独立团的指战员们都分头坐上了卡车,兴高采烈地凯旋而归。
李向东特意邀请了两位《大公报》的记者和三位军区政治处的干部,和他一起登上一辆卡车车厢,就坐在车厢里的那些箱子上,接受了他们的采访。
两位记者和三位军区政治处的干部,刚刚看到了一场既惊险又精彩的伏击战,心情都非常激动,特别是李向东指挥打骑兵的场面,已经使他们变成了他的崇拜者。
几人都很兴奋,刚上车坐下,性急的老洪就就想开口,却被梁科长拉了一下手,他这才想起应该让两位记者先采访李团长。
这回是女记者柳如梅首先开了口:“李团长,你还记得我吗?”
李向东笑道:“记得啊,柳小姐,你曾经报道过我们的定兴之战,那张中央日报我还珍藏着呢!”
李向东没注意到柳如梅有些失望的眼神,继续笑着说道:“我还得感谢你呢,如果没有你的那篇报道,我和弟弟李向北就不可能相聚在一起!”
“什么,李向北?”柳如梅惊问道。
看到李向东有些疑惑的眼神,柳如梅忙解释道:“哦,我是奇怪你怎么还有一个弟弟叫李向北。”
“是啊,他是我唯一的亲人。”李向东显然没有注意柳如梅的神情的变化,继续解释了两句:“他现在是我们豫西独立团的4营长,如果不是这两天他们营正在加强整训,今天我会带着4营一起参加这场伏击战的。”
梁科长等3名军区干部虽然没插话,但他们一直在仔细的听着,他们都还记得先前柳如梅所说的那句奇怪的话,这时听两人这番对话,觉得更是奇怪。
柳如梅此时心中百感交集,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得着李向北。那个当年将她那好色的三哥陇如豹杀死、后来又将他父亲陇成海的头砍下并悬挂在土司府大门上的土匪,却又正是他,下令放过了他们陇府满门百余口人。
同父异母的三哥陇如豹,是陇如梅那时候最仇恨的人,而恶霸土司陇成海虽然是她的生父,但她从小就见到母亲在他的淫威下忧郁地生活,她也从来没有感受到过他的一丝父爱。
所以,正是在那次陇府遭袭之后不久,多病的柳青青向陇如龙提出,她要带着陇如梅一起去昆明定居治病,希望陇如龙给她和陇如梅一条活路,陇家的所有家业她都自愿放弃。
陇如龙因为从此就可以独霸陇家偌大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