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 老太太又来照相馆帮忙了。
元青忙了大半天,刚给一对新婚小夫妻照完了相,连饭都没来得及吃, 正准备随便吃点什么填一下肚子, 老太太就拿出了从家里带来的几个家常小菜,配上白花花热腾腾的米饭,端给元青。
“我就知道,你忙起来肯定顾不上吃饭, 快吃吧, 凉了味道就没那么好了。”
元青看了看, 发现老太太给他准备的几个菜全都是他喜欢吃的,心里特别感动。
“奶奶,您吃了吗?没吃的话, 我们一起吃吧……”
这么多菜,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啊。
“还用你提醒, 老婆子我早就吃过了。”
人上了年纪, 就忍不住想唠叨,老太太也是一样。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们这些年轻人现在还不知道, 胃是很娇气的, 年轻时你不好好待它,等你老了,它自然也不会好好待你。到时候, 就有得你们罪受了。所以, 年轻时千万不能仗着身体底子好就任性妄为, 不管再忙再累, 也得按时吃饭。”
元青一边吃饭,一边点头,表示老太太说得对。
老太太特别高兴,她也知道唠唠叨叨的很惹人烦,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别说她的儿媳妇儿了,就连她的亲儿子李学文,也忍受不了她的唠叨,时不时还会当着新儿媳妇和小孙子的面和老太太顶嘴,甚至是语气不客气地争辩,让老太太特别尴尬,下不来台。
搞得小孙子都开始明目张胆地嫌弃老太太,说她唠叨,烦人什么的。
老太太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怎么可能不伤心。
人老了,就会惹人嫌弃。
老太太也明白这一点,平时没事儿,也不常往儿子和小孙子那边跑,生怕一不小心惹新儿媳妇嫌弃。
相比之下,元青算是所有人中最关心老太太的,对老太太也最孝顺。
这也是老太太特别疼爱元青这个宝贝大孙子的原因。
又懂事又听话,又孝顺又能干,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招人喜欢呢。
“奶奶刚才说的那些话,你能记住就好。”
看到元青乖巧点头,老太太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知道你工作忙,忙起来的时候,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做饭,以后,我都提前在家把饭做好,然后再给你带到店里来,这样,不管你多忙,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新鲜饭菜……”
元青闻言,赶紧咽下了嘴里的饭菜,开口阻拦道:“不用了,奶奶,太麻烦了……”
从家里到照相馆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就算是元青这样的年轻小伙子,走上一趟,至少也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换成老太太这种上了年纪,腿脚并不灵便的老人,需要花费的时间只会更长。
偶尔一次两次倒还没什么,每天都这么做,真的太辛苦了。
元青可舍不得让老太太这么劳累。
“怎么?嫌弃我老婆子年纪大了,连做个饭,给你送顿饭都做不到吗?”老太太佯装生气,瞪着元青,语气严厉地说道:“我虽然老了,但还没老到动不了,给你做做饭,送送饭,又不是什么很辛苦的活,我还是能做到的。”
就这样,老太太单方面决定了以后每天都按时给元青做饭和送饭,根本不容元青拒绝。
“奶奶……”
“就这么说定了。元青,照相馆里的东西,我都不懂,一把年纪了,思维退化,反应迟钝,就是想学也学不明白,除了帮你招呼一下客人,也不知道还能帮上什么忙。现在好了,给你做饭,这我拿手,送饭,也不是什么难事,以后,我每天按时给你送饭,你就专心忙你的工作,好好挣钱。”
照相馆的生意这么好,老太太也替元青高兴。
“对了,元青,我看你天天摆弄这个照相机,你跟奶奶说实话,学照相,难吗?”
元青摇了摇头。“不难。”
老太太一脸怀疑,表情像是惊奇,又像是高兴
“真的吗?”
元青点了点头,认真说道:“真的不难,认真学,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一年半载,怎么也能出师了。”
老太太犹豫了一会儿,一副想说什么的表情。
“奶奶,怎么了吗?”
“是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和咱们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王大娘,你还记得吧?”
元青点了点头,在他的印象中,王大娘是一个特别勤快能干的中年女人,长得瘦瘦小小的,很爱笑,对谁都很和气,就是命不太好,丈夫早在很多年前就病死了,但是王大娘特别能干,愣是凭着一己之力,把五个孩子都拉拔长大了。
“王大娘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七个孩子,确实太苦了。现在,她的大儿子已经年满十七岁,正是能挣钱养家,充当家里顶梁柱的时候了,只是不知道该学个什么手艺……这不,知道你开了一家照相馆,王大娘就带着她的大儿子厚着脸皮来找我了,说是想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