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5章 劝降张辽(1 / 2)

高顺听了张闿的话不禁汗颜,终于明白张闿为什么急匆匆的将自己召来许昌了,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是怕自己功高盖主,反而是给自己再立新功的机会。他毫不犹豫的道:“臣下愿意。”

张闿笑道:“伯平啊,你这样说倒让我的心里没有底了。你和张辽有十多年没见了,如今又是对头,你去了他愿意投降吗?”

高顺道:“大王,虽然臣下和文远有十多年不见了,但是臣下以为,只要臣下将目下的情势对他说清楚,他是个识时务的人,想必会归顺我王的。”

张闿道:“那请伯平说说,当下是什么情势?”

高顺道:“第一,刘备已经做了大王的阶下囚,他困守陈留为谁守来?”说着,高顺看了一眼张闿。

张闿对身边的亲兵道:“给高将军续茶。伯平,你接着说。”

“第二,东郡已经被大王的天兵团团围住,陷落也就这几天的事,他张文远既不能救东郡,陈留也未见得守得住,难道非要弄得玉石俱焚吗?”

张闿微微颔首。

“第三,当今天下我王已四有其三,大势不可逆转,难道他文远真的愿意给刘备殉葬吗?”

张闿道:“伯平,这里你要给文远加一条,如果他愿意起义,记住,是起义,更是归顺,也不是投降,我就让他镇守合肥,讨伐江东的最前沿。”

张闿之所以许诺让张辽镇守合肥,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张辽,只要起义,还有立功的机会。

有立功的机会就能加官进爵。

丝毫不影响仕途。

高顺拱手道:“臣下记下了。”

张松笑道:“大王圣明,无论是投降还是归顺,都太刺眼了,起义二字,正可缓解张辽和他部下的尴尬。大王,臣下建议,从今往后,只要是主动归顺投降的,一概称之为起义。”

张闿表示同意后,又对高顺道:“伯平,你接着说。”

高顺想了想道:“臣下没有了。”

张闿问张松道:“孔明已经围住陈留了吗?”

张松道:“回禀我王,上前天晚上诸葛大都督派人来禀告过了,黄河已经结冻了,如果快的话今天晚上应当有消息。”

张闿道:“子乔,孔明有了消息立刻报来。”

“喏。”

“伯平。”

“臣下在。”

“伯平,你准备一下,等孔明围住了陈留你就出发。”

“喏!”

果然,天色刚刚暗下来,诸葛亮的使者就进了许昌,禀报张闿,大军已经踏冰跨过了黄河,包围了陈留。

当天晚上,高顺冒着风雪从许昌出发,往陈留而去。

在出发前,张闿让高顺带上了刘备的专属兵器双股剑。

两天后,高顺到了陈留城下,先在陈留城外的军营之中见了诸葛亮,说明来意,诸葛亮道:“祝高将军马到成功。”

当天晚上,高顺单人匹马,提着双股剑,到了陈留城下。

灰暗高大的陈留城城墙,阴森森死气沉沉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从昨天晚上开始,风雪就已经停了,玉盘般的圆月高悬空中。

高顺到了城下,城上的人高声问道:“什么人?”

“张文远将军的老友。”

“城外皆是敌人,哪有什么老友?”

“昨日的友人,今日的敌人,谁敢保证今日的敌人不是明日的友人啊?”高顺笑道:“你还是去禀告一声文远,对你没有坏处。”

一会儿,只听城上有人问道:“来人是谁?”

“哦,是侯老弟吗?”高顺听声辨认出来者是侯成,笑道:“我是高伯平啊。”

城上沉默了半晌,方道:“稍等。”

不多时候,“哗啦”“哗啦”铁链声响起,这是城上开始放吊桥了,当吊桥轰然落下之后,“吱呀”一声厚重的城门打开。

高顺双腿一夹马肚,双腿一抖马缰,纵马缓缓入城。

刚一进城,立刻出来两名兵士,要求对他搜身。

高顺笑道:“我和你家将军是故友,而且我就一个人,你们这么多的人还怕我一个人吗?”

“不怕也得搜你身,这是规矩!”

高顺道:“不用搜,我这里只有刘备的双股剑,你拿去给你们的张将军过目吧。”

那兵士接过双股剑,又在高顺的身上搜索了一番,确认没有暗藏兵器之后,侯成才从人群的后面出来,接过那兵士递来的双股剑,抽出一看,确认无疑后,向高顺拱手道:“伯平兄,对不住了。”

高顺微微一笑道:“身也搜了,剑也看了,走吧,带我去见一见文远吧。”

侯成将手一让道:“伯平兄请!”

随后,高顺跟着侯成到了陈留府衙张辽的中军大帐的门口。

侯成先提着双股剑进去,这显然是让张辽先过目。

不多时,侯成从里面出来接引高顺入内。

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