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0章 学子请战(1 / 2)

正经的说,整个三国时代时期就是世家大族争霸的时代。

在汉末的群雄之中谁善于处理和世家大族的关系,谁善于既打压世家大族,又能利用世家大族,谁就能在争霸中胜出。

曹操利用挟天子的有利位置一面拉拢世家大族,一面分化世家大族,一面利用世家大族,一面又打压世家大族,所以,三国之中以魏国的领土最为广大;

孙权吸收兄长孙策屠杀世家大族,最后被世家大族刺杀的教训,和世家大族联合,但是又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两头打压,利用两宫夺嫡案,将江东世家收拾得明明白白;

刘备的嫡系除了他从北方带来的那一票人之外,以荆州系的人马为主。

他在入川之后,联合刘焉、刘璋父子留下的东州派,打压益州本土的世家豪强。

总而言之,这三方对于世家大族既有联合的时候,也有打压的时候,但是是以打压为主。

现如今,张闿占据了当初魏国和蜀汉的领土,他对世家大族采取的是全面打压的政策。

这属于最难的一种。

但这也是作为一个黄巾贼寇的宿命。

世家大族中的每一个家族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各大家族之间的势力又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犹如一张庞大而密集的蛛网。

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无论是贾诩还是诸葛亮、张松、法正,包括司马懿他们都清楚得很,张闿选择的这条道路虽然艰险,但是只要成功,天下立刻就能恢复太平,不用几年的时间天下就能达到大治。

为什么每一个王朝在初始阶段都能蓬勃兴旺,欣欣向荣?

原因就是原来的利益集团(世家大族只是利益集团的一种表现形态)大多被新的王朝制服或者消灭,而新王朝内部的利益集团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左右朝政的地步,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无论是刘邦还是刘裕,还是朱元璋,这些人要么大肆的屠杀功臣,要么残杀前朝皇室,但是无论他们在上如何的暴虐,天下太平这个基本盘无人可以动摇。

他们这样杀戮的一个主要目的其实也就是在打压那些稍稍露头的利益集团。

而一个王朝的灭亡也正是利益集团发展到了朝廷不可控的地步,它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搅乱天下,摧毁朝廷。

覆巢之下无完卵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句屁话。

巢覆了他们通过和军阀的勾结,依旧可以保证他们的卵是完好的。

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最是典型。

现在摆在张闿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后继人才。

因为文字已经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底层百姓虽然不乏有聪明的人,甚至可以说有极端聪明的人。

但是,这样的人不仅难以发现,其数量还不足以保障天下的运行。

张闿建设学堂,就是先从他自己目光所及的地方,当然也有他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三国中末期人才了解的优势,先收集一批人才。

通过学堂的教育,先将这一批人打造成坚定的反对世家大族,同时又能担负起天下兴亡的栋梁骨干。

劳动改造班分化出来一批世家大族,学堂再培养一批骨干,这两步棋能够成功,那么接下来推行科举制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就算是科举制推行成功了,也不能保证利益集团不会东山再起,也不能保证一个王朝长盛不衰,不过张闿还有办法,而这个办法的前提就是要先全面推行科举制。

这一天早饭过后,天清气朗,阳光明媚。

张闿没有事,领着一众亲兵纵马出了长安北门,又来到了渭南军政学堂的校场,看学子们正在练习武艺。

这些学子们的武艺教头正是颜良和文丑。

颜良领着一部分的学子正在练习长枪的枪法;文丑则领着另一批学子学习腰刀的精髓。

因为这些学子们将来都是作为将领使用,所以张闿要求他们每人都必须练熟两种以上的武器,一种是枪,一种是腰刀或者长剑、阔剑。

枪自然不用说,那是诸兵之王,又是长柄武器,战场之上一寸长一寸强,这时亘古不变的道理。

直到今天,所有的武器都在追求远程打击。

但是枪也有弱点,如果遇到劫营、巷战、争夺城门和攀登城墙,长武器就不如短武器,在这些场合,刀、剑、铁鞭、铁棒最为得手。

这也正是张闿要他们每人都掌握两种以上武器的原因。

虽然他们将来是作为指挥员上战场,但是这种战术思想必须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不然他们怎么练兵?

难道都只练一些“瘸子”兵吗?

颜良、文丑原本是跟着蔡瑁操练水军的,但是现在张闿实在是抽调不出武艺高强的将领来给这些学子们授课,也就只好矮子里面拔长子,调来颜良和文丑了。

好在颜良文丑虽然是有勇无谋,但是不需要他们向学子们传授“谋”,只用传授他们的“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