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郝昭对于城外江东军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他见江东军开始组装架设抛石机,嘴角微微上扬,冷然一笑。
须知,这抛石机是晋军当年攻取西川的时候就开始玩的东西,防守合肥的郝昭怎么可能没有呢?
诸葛亮早已给他和邓艾都配备了。
只不过他们两城都配备得不多罢了。
虽然配备得不多,然而以诸葛亮爱发明爱钻研的性格,现在晋军的抛石机已经不仅仅是射程远远的超过江东军,并且抛石的速度也比江东军的快,更重要的是抛石机还能原地转动抛石方向,抛石的准头也比以往大有提高。
也正是因为机巧度的提高,建造的工艺也就相应提高,工艺的提高也就必然造成建造速度的缓慢。
当郝昭发现江东军开始组装架设抛石机后,他立刻用自己的旗帜开始指挥城中早已架设好的八架抛石机对江东军的抛石机发动进攻。
在攻击之前郝昭还玩了一个小小的诡计。
那就是他并没有在敌人组装架设之初就发起进攻。
而是等着敌人的抛石机组装架设了一半,想要搬也搬不走,想要拆卸也来不及的时候才发起攻击。
攻击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顿时,陆逊的所有抛石机都成了一堆废柴烂木,只能摆放在那里,没有任何作用了。
陆逊看着眼前的一幕,没有丝毫的办法。
虽然这一次的徐州之战合肥、寿春不是主战场,但是这个方向的战斗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如果陆逊顺利的攻占了合肥、寿春,那么他往东可以攻击诸葛亮的侧翼,往西北可以威胁许昌。
端的是四两拨千斤。
陆逊要求驻军庐江,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前番诸葛亮进犯徐州,就是他从庐江出兵,鲁肃从石头城出兵,两路进发,逼退了黄巾贼寇。
然而这一次他万万没有料到,如今坐守合肥的贼将竟然如此难缠。
虽然抛石机不能派上用场,但是陆逊还有专门用来冲击城门城墙的冲车。
当下,江东军再次在陆逊令旗的指挥之下对合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现在的郝昭当然不如后来在陈仓抵抗诸葛亮的郝昭,但是现在的陆逊也比不了后来的陆逊,更比不了后来的诸葛亮。
陆逊这一次将全军分为两轮,每轮两万精兵,猛攻两个时辰便换上另一轮。
总而言之,陆逊已经杀红了眼,他要凭借自己兵力上的优势,对合肥城进行碾压。
合肥的守军原本就单薄,是郝昭来了之后,整合了全城的力量,才堪堪抵挡住了陆逊的猛烈进攻。
但是几个昼夜下来,合肥城中的所有军民,全都已经杀得双眼通红,昏天黑地,血透甲袍。
因为已经入夏,天气渐渐炎热,有的兵士干脆脱下铠甲,光着膀子,披头散发地决死拼杀。
不到片刻功夫,每个人都成了血人,散乱的头发被血浆裹得黏黏糊糊,就是牙齿上都变得鲜红鲜红的。
在开战之前,郝昭和邓艾就已经商议定了,无论陆逊先攻打谁,在头半个月他们都不要相互增援。
全凭自己城中的人马抵抗。
这样约定的目的只有一个:
消耗江东军的有生力量和士气。
半个月后,未受到攻击的一方以三千主力迅速南下,直扑庐江。
他们都知道,陆逊在从庐江出击之前,一定会安排好庐江的防守。
陆逊不是那种死不顾家的笨人。
不会给对手轻而易举就抄了后路的机会。
但是,他们也都料定,陆逊留在庐江的人马不会太多。
那样的话,邓艾扑到庐江之后就在庐江城外毁坏庄稼,烧毁世家大族的庄园,同时将世家大族庄园中的粮食分发给当地的百姓,金银珠宝分给士兵。
毁坏庄稼应当是陆逊比较畏惧的。
一旦庐江附近的庄稼和庄园都被黄巾贼寇焚毁殆尽,那就意味着明年他将再无法固守庐江。
就算拿下了合肥,也无法固守庐江。
因为合肥的庄稼已经被他陆逊的人马毁坏了。
邓艾在寿春扳着指头,掐着日子等待。
等到了第十四天的时候,他将寿春的防务交给一个学堂的同学,自己率领三千人马,全部配备战马,清一色的骑兵,黄昏时候出发,摸着黑的往庐江疾驰而去。
正如邓艾和郝昭所预料的那样,陆逊不仅留下了足够的兵力防守庐江,并且还留出了打援的人马。
单等邓艾入套上钩。
或许是陆逊的兵力不足,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防守,也或许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左算右算,就是没有算到邓艾从寿春出发并没有来救援合肥,而是直扑庐江。
兵临庐江城下之后,邓艾也并没有攻打庐江城,而是围着庐江“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