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5章 泗水鏖兵(下)(1 / 2)

泗水之上和两岸的战斗还在继续。

徐盛、丁奉一看文丑从自己身后杀来,他们两个立刻兵分两路,丁奉在前顶住赵云,徐盛殿后扼住文丑。

山崩地裂似的血战只杀得双方的将士的死尸层层叠叠的铺满了河岸。

如果是单打独斗的话,丁奉决然不是赵云的对手;徐盛也很难与文丑匹敌。

可是这两军厮杀不是单打独斗,比得不仅仅是武艺,更多的是平日里军马的操练和主将临阵对敌的决断力和应变力。

江东军的操练不比晋军差,在水战方面,可以说是对晋军有碾压的优势。

在临阵决断和应变上,丁奉虽然不如赵云,但是赵云却没有对丁奉形成碾压的优势。

文丑虽然有决断力,但是在应变上比之徐盛,却相差甚远。

故而,文丑被徐盛杀得节节后退,几乎难以招架。

这一切都被站在不远土坡上的诸葛亮看在眼里:“难怪大王轻易不用颜良、文丑这二位将军,端的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啊!”当下诸葛亮下令擂动战鼓,并令身旁的掌旗兵挥动临时充作大纛旗的杏黄大旗,命令文丑指挥麾下的人马结成锋矢阵,擒贼擒王,紧盯徐盛突击。

经过诸葛亮稍加指点,文丑依计而行,立刻杀得徐盛难以招架。

不多时候,丁奉和徐盛被赵云、文丑压制到了一片狭小的区域,两头是敌人,一面是密林,另一面就是泗水。

而且就在这时,但见江面上的鲁肃船队就已经撤出了三里多远。

丁奉、徐盛心知肚明,继续厮杀下去,他们两个和全军的将士必然被黄巾贼寇一网打尽。

当下二人不再犹豫,纵身一跃,跳入了泗水之中。

可以这样说,天下所有的大军之中,敢穿着甲胄跳水的只有江东军的将士。

甚至于他们可以穿着甲胄在河底行走。

当然,是一面走路,一面脱甲。

这是每一个江东军的将士必备的技能。

有了这一项技能,在江河之上作战,局面一旦对江东军不利,他们随时可以脱离战场,全身而退。

潘璋、凌统一看徐盛、丁奉领着兄弟们撤走了,而泗水江面之上只要是还能动的战船也全部开走,于是他们两个也不敢再犹豫,都领着麾下的将士,纵身跃进了泗水。

那些被烧得瘫痪了的战船上的江东军将士一看袍泽兄弟都跳河而走,他们也就不再苦苦支撑,相继跳河。

张辽和文丑一看江东军都跳了河,因为没了对手,顿时茫然,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赵云大叫:“弓箭手,往江中射箭,往江中射箭!”

张辽一看赵云下令兵将往江中射箭,他也下令往江中放箭。

弓箭射下去,有的地方泛起了血沫泡泡;也有的水中黑影继续往前游动……

这一战,江东军虽然败了,但是晋军也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首先,两军杀伤的兵士相当。

这足以说明江东军的战力不容小觑。

再就是所有的江东军兵士都能着甲凫水,就凭这一点,诸葛亮清醒的认识到,晋军想在短时间内攻取江东,恐怕是不可能。

当然,这一战虽然没有全歼鲁肃的江东军主力,但是无论是徐州还是睢陵,都已经成为了再也没有增援的孤城。

诸葛亮为了防止江东军再一次沿着泗水来救援徐州,他下令江那些被烧得不能动的江东战船全部拖到泗水的中心凿沉,堵塞河道。

然后再下令全军北上,在睢陵城下休整。

待休整完毕之后,再逐个逐个的拿下徐州境内的所有城池。

当晋军的主力抵达了睢陵城下之后贺齐全然醒悟,自己这一次决然没有活着离开睢陵的机会了。

贺齐是当年孙策巡视会稽,经考察推举他为孝廉的。

孙家对他的恩德,在他看来,比天还高。

没有孙策的提拔,就没有他贺齐的今天。

今时今日,此时此刻,他贺齐只能用自己的这一腔热血来报答孙家了。

贺齐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报答孙家,但是睢陵城中的县令和地主们却不想跟着贺齐玉石俱焚。

因为他们也知道了鲁肃败退的消息,并且守城的百姓都亲眼看到,黄巾贼寇开始在城外架设抛石机了。

一旦抛石机架设完毕,小小的睢陵城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

现在对于睢陵城中的官员和地主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劝贺齐投降。

只有贺齐投降了,他们才有保住自己财产不被黄巾贼寇劫掠的可能。

在睢陵城南面有一个小小的营寨,贺齐立寨的目的是要和城内形成犄角之势,以便防守。

可是在诸葛亮全军北上的当天就被晋军占领。

如今贺齐的人马全部都退守在睢陵城内。

因为前番出击,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折损了一些人马,现在城中的守军总共不到一万六千人,所以他没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