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布局(二)(1 / 2)

海寇的逆袭 半世漂泊 2471 字 2023-01-14

听了林三枪的吩咐,石世彦精神一震,规范化是一个势力走向成熟的标志,他没想到林三枪这么快就能想到这一点。

“将军放心,卑职明白,分权非常的有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官吏的贪腐,以及以权谋私。

不过东番岛上人才匮乏,所有识字的移民都被挑选了出来,就这样全部能够识字的移民都没有凑够一百人。

指望这么点识字的移民管理五六万人的移民,还是捉襟见肘,而且将军还要求所有孩童都必须送进学堂读书。

这读书不但需要书本、笔墨纸砚,更需要教书的先生,卑职都不知这教书的先生从哪里来?”

林三枪知道自己的人才匮乏,想要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权力架构非常困难,可是就算是困难也必须要坚持下去,现在不能把制度制定出来,等到利益固化,再想改变会比现在困难万分。

“你有困难咱知道,不过咱不管你的困难,若是好干,谁干不是干,干嘛非要你来干。咱给了你全权,你就要给咱干出个名堂。

你石子才必须在一年之内给咱搭出一个县的各个部门的架构,成为我林家军地方官吏的样板。”

石世彦要的就是林三枪的这句话,别的不说将军说的‘若是没有困难谁来干不是干,怎么能显出自己的本事’。

“将军放心!卑职保证在一年之内将东番岛官府架子搭起来,不过卑职觉得东番这个名字不太好听,我林家军是堂堂华夏正统,怎么能用如蛮夷一般的名字,将军还是重新起个名字吧!”

“咱也正有此意,既然说是改名字,咱也不独断专行,每人起一个名字,谁的名字起的好,就用谁的,阿文你先来!”

林文长得五大三粗,肚子却没有几滴墨水,认识的几个字还是林三枪逼着他跟着黄文宣学的。

在林家军正式建制之后,林三枪就有明确的要求,所有的带兵的军官都必须读书认字,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不准升迁。

水陆两师四位兵头自然严格要求,就连郑二虎这种看见字就头疼的人,也被逼的端正态度读书认字,更别说普通的士兵。

林文当然也不能幸免,林家军的读书识字是随时都在进行,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有义务在闲暇的时候教授士兵识字。

对于林三枪的要求,林文憋了半天说出了一个名字:“大哥!小弟进港的时候,看到了七座首尾相连、相隔不远的小岛,不如就叫七岛港如何?”

林三枪不置可否,又看向陈三蛋问道:“三蛋可有什么好名字?”

陈三蛋性格圆滑不想出风头,随口说道:“卑职觉得既然是我林家军的港口,不如就叫林家港如何?”

“不妥!若是我林家军每到一处都以林姓命名,这天下得有多少重复的地名,这会给施政造成混乱。”

林三枪直接否掉了陈三蛋的建议,陈三蛋呲着牙讪笑着坐了回去,石世彦知道轮到了自己。

他心里很清楚,不管是林文还是陈三蛋二人都是陪衬,将军更看重的是自己起的名字。

这三个月的时间,石世彦在心里早已无数次给这片土地起过名字。

“将军!这是我林家军除了南澳岛之外,新获取的土地,这个大岛典籍中的记载叫做琉求,因与琉球中山国有所区别,我华夏俗称小琉求。

无论是将军所说的东番、还是官府所称的琉求都有着浓浓的蛮夷意味,因此卑职认为要改就要改一个朗朗上口,又能流传后世的名字。”

“子才所言不错,咱是堂堂华夏苗裔,怎能使用蛮夷之名,子才觉得该改为何名?”

“因岛上梅花鹿遍地成群结队,卑职斗胆认为该改为鹿港。”

林三枪点点头道:“这个名字倒是不错,让人一听就能知道这个地方有鹿肉可食,这个名字可用于港口,却不能用于整个大岛。”

三人在选择地名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给港口起名,却没有碰整个岛屿,这大岛的起名当然要留给林三枪。

三人不约而同站起来说道:“请将军赐名!”

林三枪也不客气,笑着说道:“那咱就献丑了,咱林家军和所有移民都一样都是从大陆东渡而来,都希望到了这里就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因此暂就将这个岛命名为东宁,意为到此岛便能安宁。”

“将军这个名字好,寓意美好,老百姓也一定会喜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种无伤大雅的马屁林三枪也乐于接受,主臣之间也没必要那么生分。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了,整个岛便叫做东宁岛,港口以及所辖的移民所在地便叫做鹿港。”

地名定下之后,鹿港自然就成了移民的管辖地,建城也就提上了日程。

石世彦希望用夯土外包砖的形式建造一座城池,却被林三枪否决,林三枪亲自动笔画了一座城池的图样。

并要求使用石头砌筑,理由是鹿港多雨,夯土城池容易坍塌,石头城不怕风吹雨淋,而且作为一座城池,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