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跟陈钰一边往家走,一边聊着关于高考的消息。
刘芳这几年其实一直都有在搜寻关于高考能用得到的复习资料和书籍,但是无奈,高考停了太久了,有很多资料书籍早就不知所踪了,或者干脆不是她一个人的力量能找到的。
到了这种时候,刘芳只能拜托陈钰看能不能托家里的关系在京城提前找找有没有适合的复习资料。
听了刘芳的话,陈钰笑了。
“姥爷信里说了,他猜到的时候就已经私下里去收集这些可能会用到的书籍了,包括我父母那边也会想办法把他们当年保存下来的,我们能用到的东西送过来。”
“再说了,你别忘了这边还有马爷爷在呢。”
刘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虽然陈钰一直挂在嘴边说自己一家人帮了他多少多少。
但是其实从上辈子开始,在刘芳心里一直是这个人为她做了很多很多。
不过在高考这件事情上,刘芳也没心思矫情什么你欠我我欠你的,毕竟考不上大学改变不了命运说什么不都是白费吗?
她能做的就是努力对陈钰好一点儿,再好一点儿。
到了刘家院门口,陈钰再怎么熟也不好意思留下来蹭饭,每家每户做饭都是定量的,他要是留下来也不好,于是跟姐妹两个说再见他之后就回去了。
“刚刚陈钰来村口接我,说是他家里那边接到的风声,估计接下来很快高考就要恢复了。”
刘国强忙了一天,这会儿又饿又累只顾的往嘴里送饭,冷不丁听见大闺女这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点了点头嗯了两声继续吃饭。
结果还没吃几口,突然停下来看着刘芳。
“啥?啥叫高考要恢复了?”
张母也是停下了吃饭的动作,呆呆的看着女儿。
“意思就是说,接下来很快高考就会恢复了,到时候我可以参加高考,可以考正儿八经的大学了。”
“并且不光是我,花花以后也可以考大学。
刘国强夫妻俩不是不懂什么叫考大学,只是都停了这么多年,真的会说开就开吗?
要知道之前停考的时候,想上大学就只有工农兵大学这么一条路可以走,可以说是挤破了头也难挤进去。
以前夫妻俩还暗自苦恼过,家里孩子是聪明但是这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着实太难了,也不知道以后两个孩子的未来在哪。
但是如果高考恢复的话,两个闺女就能靠着这个聪明的脑子离开这里,去看看外面更广的天地了。
想想以前闺女透露过的陈钰家里的情况,那样的地位,传出来的消息应该是错不了。
可是兴奋过后,夫妻俩又犯了愁。
“芳啊,但是这考大学爹跟娘能帮你啥不?”
夫妻俩说白了,除了家长里短这些事儿之外实在没有什么擅长的项目,连着刘国强学了木匠之后也还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汉子,区别就是多了门手艺。
考大学这么厉害的事儿,他们俩连忙都帮不上,想想夫妻俩心里就难受,别人家都是爹娘给孩子撑起来一片天。
结果自家呢?
大闺女办事儿学习从来不让人担心不说,小闺女又聪明伶俐,现在两个孩子又越来越大,他们真是什么都帮不了孩子。
刘芳明白,爹娘他们是因为觉得帮不上忙才这样的,良好的家庭关系当然要一起进步了。
“爹娘,你们天天做饭照顾我们,就已经很帮我跟花花了,接下来我得抓紧时间往前学习,听着陈钰的意思具体的时间谁也说不准,可能是明天,可能是明年。”
“我打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时候考上大学之后咱们全家人都跟着我走。”
两夫妻本来因为高考恢复这个大馅饼给砸的晕晕乎乎,刘芳的话让人觉得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尤其是张母连连摆手,“我跟你爹在家就挺好的,我们在村子里有地,下地挣工分也饿不着,你爹在这边还能接活儿挣外快。”
“再说……都这么大人了,我们就不跟着你折腾了。”
刘国强迅速附和,“是啊,我跟你娘在这边多好,咱家房子地都在这,出去了样样都要花钱,那城里又没地给我们种,我们去了干嘛。”
“不去不去。”
刘芳知道说出来之后,爹娘绝对会犹豫的,可是没想到反应这么激烈。
刘芳忘了,她是站在后世的角度上去考虑的,顺应着未来时代的变化轨迹,和为了他们家的发展,离开这里去大城市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刘国强夫妻俩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市里,他们土生土长在这里,不管是朋友亲人,好的回忆坏的回忆都在这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抛下来的。
但是刘芳做不到把爹娘留在这里,她很担心如果自己上了大学之后,爹娘会不会因为什么蝴蝶效应又出现了其他难以处理的麻烦,所以她只能选择说服刘国强夫妻俩。
“爹娘,咱们家的地跟房子都可以拜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