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学可以随便上。
但再往上读,就没那么简单了。
费用高、家里少一个劳动力不说,还会有一些硬性指标。
“是吗,又是自己写的稿子吧,正好给我看看。”
孙书记接过稿子,快速扫了一遍,立马双手递到郝县长跟前:
“县长,您要不要看一下,我们公社这位小姜同志平时也喜欢自己写一些文章投稿,中了不少,在省城日报登过几次。”
“小姜小董,这位是郝县长,这位是高主任,他们都是专门从上面来视察的,觉得你们的节目办的好,特意来看看。”
姜音微微欠身:“郝县长好,高主任好。”
郝县长微微颔首,接过信纸。
原本漫不经心,看到后面眼底的惊喜越来越大。
这稿子写的很有水平啊。
不是单纯的卖弄文采,辞藻堆砌。
反而是大家都能看懂的大白话,却描写的很细致,画面感很强。
虽然是在描写公社分年猪分清油和计算分工这些小事。
却在里面能看到每一个朴实的劳动群众,和大家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的意境拔高也不显突兀,反而是情绪的高点,恰到好处,气氛正浓!
这个人,他挖定了。
董兴德注意到郝县长的表情,心里一个咯噔,姜音怕是在这小庙里待不了多久了。
但奇怪的是,他并不意外。
孙书记这时候揣摩领导心思的能力又恢复了一半。
看到了郝县长对这篇文章的满意,但是没看出来郝县长要跟他抢人啊。
“看完了。”
郝县长直接把信纸递回给姜音,孙书记的嘴角咧开。
“姜音同志,你有没有兴趣去县广播台,将这份能量带给全县劳动群众。”
孙书记的嘴角僵住,僵硬着转过头。
冻僵的脖子骨头发出咔咔咔响声。
他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