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脍就是生鱼片,生鱼片,烫羊肉,是贵族最喜欢,也是容易获得的美食,像更好的牛肉,鹿肉,就不是那么常见了。鹿肉需要打猎获得,而牛肉则要等牛病死或者老死,摔死才能吃到。主要是中原缺牛,而牛又是重要的劳力,无论是耕地还是拉车,即便大家族也舍不得吃的。
卢克文他们当然不知道炒菜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还在想着如何压制如归楼,以为集中几家酒楼的特色,就能成功。
如今可没有剪彩的说法,如归楼的招牌已经挂了上去,酒楼里面李轩然并不知道有人在算计她,站在二楼观看工人摆放座椅。
陈有容也没有离开,帮吕阳送礼只是一方面,她想看一下李轩然的酒楼,学习学习,毕竟两家酒楼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
皇宫之中,刚刚下朝的李世民,坐在胡凳上,脑袋靠在宫女胸口,宫女在给他按着太阳穴。
“陛下,宗正卿求见。”内侍蹑手蹑脚的走到一边,小声的禀报。
“传他进来。”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随后坐直身体。
宫女急忙后退到一边,恭敬的站好。
“臣叩见陛下!”没有多久,李神符走进了御书房,拱手行礼。
“王叔平身,赐座!”李世民温和的笑道。
李神符是李神通的弟弟,和李渊是同一个爷爷,算起来是李世民的堂叔,也是目前李家辈分比较高的人,关键他们两兄弟能力强,有威望,李世民也是依靠他们,把宗室的声音压了下去。
“谢陛下!”李神符没有一丝不敬或者居功自满,态度非常恭敬,再次行礼之后,才在一边的胡凳上坐下。
“王叔进宫,可是有事?”李世民问道。
“回陛下,宗亲李仁怀,进献了一批家具,还有一种新的犁,据说一头牛就能轻松耕地,臣不敢怠慢,立即就进宫来禀报陛下。”李神符解释道。
“什么!一头牛就能轻松拉动?真是太好了!快传!”李世民惊喜的说道。
李世民属于官二代,以前不懂种地,但是当了皇帝可不一样,不说民生需要了解,每年春耕秋收,可是都要皇帝祭天的,尤其是春耕,皇帝还要带着一家老小,亲自下地,哪怕是作秀,也得耕一块地,所以他对于犁头这些,并不陌生。
皇帝耕地,自然准备充足,前方太子牵牛,皇帝,皇后扶犁,再后面公主王爷下种子。
当然!有人帮着收尾,并且精心照料,不能让皇帝亲自种的地,只收成一点点。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如果皇帝不祭天,发生了天灾,那就是你这皇帝失职,或者说得罪了老天,大臣可以指着鼻子说皇帝失德,皇帝还得捏着鼻子认下,下达罪己诏。
“带到御花园!朕要亲眼看一下。”刚刚说完,李世民又改了口。
见李世民起身,李神符急忙跟上。
“想不到宗室还有如此人才!这李仁怀是哪一支?”李世民欣慰的感叹道。
“李仁怀祖上和太祖是堂兄弟,关系有些远,太原起家的时候,家里捐献了粮食,太上皇赏了他们家两百亩地,如今住在太乙山附近的清风镇上,担任清风镇的里正。”李神符介绍道。
“只是一个里正?”李世民惊讶的问道。
“这事臣知道,当年太上皇念其功劳,本来是要封他一个六品官员,只不过他觉得自己大字不识一个,做官是给皇室丢脸,主动拒绝了。”李神符解释道。
李世民这才明白,理解的点点头,当年李家上上下下,出人出钱,最后封赏的人也不少,不过世家功臣那么多,这官员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宗室,只得了实惠,官职是没有,或者只是散官。
其实这也正常,李家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封官的,就是赏的土地,也是按照功劳大小来定,没有功劳的,看在有点关系的份上,多少赏赐一点就是。而且这些事情,是族里老人定下,李渊只是批阅。
“能看清自己,不给皇家添乱,已经很好了,这李仁怀不错。”李世民赞了一句。
“李仁怀要是听到陛下夸奖,肯定非常高兴。”
“他们家有几个儿子,可曾读书?”李世民问道。
“说来着李仁怀也是运道不好,两个儿子都夭折了,如今只有一子一女,长女十七,幼子五岁,老年得子,宝贝得很。”李神符笑着说道,他掌管宗室,说的是马上见李世民,其实还是先做好了准备工作。
“嗯!”李世民微微颌首,他了解这些,如果李仁怀立功,也好封赏。
皇帝需要东西,肯定很快就送到,李世民刚到御花园不久,不但犁拿来了,牛也准备好了。
“微臣叩见陛下!”李仁怀激动的行礼,低着头不敢看李世民。他以前只是一个小地主而已,李渊要起事,宗室里面商量如何支持,他一狠心,拿出了大部分家当,本来想给儿子赌一个前途,哪里知道儿子病死了。
“爱卿平身,给我介绍一下这新犁吧。”李世民摆摆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