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征兵(1 / 2)

当然,征兵办的所有官员都是赵谌信得过的,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但赵谌对此却仍然不放心,决定亲自在渝州把关。

渝州的招兵办就设在江边码头附近,乃是整个渝州较为繁华的地段,赵谌就坐在其他两个负责人中间。很快就有人进来了,询问了他的身份,年龄,籍贯,以及是否有前科后,便记录下他的信息,说道:“你回去等通知吧,到时候记得来体检。”

几天内,已经有四万多人来到了征兵办登记信息,渝州城仅仅是中心城区都有好几个征兵办,在涪州,长寿,巫山,奉节等地也有征兵办。果真是全民皆兵。

到了征兵的最后一日,一个二十多岁的壮汉环顾四周后进来了,办事人员还是问了他的籍贯,年龄等,问到前科的时候,这个大汉犹豫了好几分钟。

“唉,我之前也是个兵,因为说是什么越级啊,就是我给上司提了个意见,结果被处理了,我只能逃出来。”

随后他又说道:“大宋真的已经烂到根里了,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灭亡?现在的一个个官员,没事的时候一片太平盛世,一出事都他妈的推卸责任,还都搞关系户。”

听到这话,旁边的人都坐不住了,但赵谌还没发话,他们还没有行动。这个时候赵谌开口了:“敢问阁下为什么这么说?”

大汉看到赵谌,生气地回答道:“这么看来你也是个关系户嘛,这么小的小孩,啥都办不了还坐在征兵办。”

赵谌又开口:“那又如何?当今太子不也是一个小孩吗?他办贪官,搞练兵,哪件事不是办的很好?”

大汉沉默了,毕竟赵谌才来到川蜀不到一年,就已经办了很多大事,川蜀的百姓对于赵谌自然也很是肯定。不过大汉想了想又回答:

“那又如何?太子殿下可是有真才实学的,你有吗?要不你介绍介绍练兵?”

“行啊,”赵谌果断应战,自己好歹也是练过好几个月兵的,对于这些自然是张口就来,随后赵谌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谈了谈有关于练兵的东西。

大汉听完了沉默了一阵,然后开口:“在下实在是自愧不如,真是后生可畏啊!”

赵谌顺势说道:“就像殿下说的,保和平,为国家,就是在保护自己家乡。我们还是希望壮士能参军报效大宋,保卫家乡的。好男儿就是要征战沙场的!”

赵谌又说:“放心,你绝对不会再因为给上司提建议而被处理的。这点肯定不可能再发生,太子殿下之前编写训练手册的时候就让士兵提建议。”

大汉登记完了所有信息,临走前对着赵谌说道:“说实话,你的军事才能实在是不错,若不是你坐在这里,我还以为你就是太子殿下本人呢。”

征兵办其中一个工作人员这个时候开口了:“这本来就是太子殿下本人,来亲自把关的。”

大汉一阵惶恐,自己刚才竟然对太子说了这样的话,赶紧跪下来磕头认罪:“殿下,我不知道是您。”

赵谌摆了摆手:“没什么没什么,有人和我辩论,有不同的看法才是一件好事。进了军队希望你能好好训练,保家卫国!”

赵谌亲自将大汉送了出去,回到了渝州军营,看来自己的这一次宣传还是很成功的,整个渝州的百姓参军的热情都高了起来,但当他听到整个报名人数后,还是有些惊讶。

“殿下,整个渝州多个征兵办,累计报名人数高达十六万人!”要知道,当时整个渝州只有十三万户,相当于每一户都出了一个男丁!况且这还仅仅是渝州一个地方。

赵谌原定是只打算要三万人,最多五万,至于这些人数只能等到体检以后再进行筛选。

各地也都有不少人报名,成都府是十九万,汉安是七万,自贡是六万,汉中是八万......各地加起来报名人数总数高达七十余万人!整个川蜀也就仅有千万余人口,青壮年劳力也就只有二百多万,这可是三分之一!无论如何,最多只能留下二十五万人,否则仅仅一个川蜀难以供养这么多士兵。

整理完毕后,各地陆陆续续开始体检工作,在赵谌严格把关之下,渝州共有十一万人通过体检。其他地区加起来一共是五十万人,这样就难办了。军队人数太多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又经过了一系列挑选以及劝说,十月十五日,最终的征兵名单确定下来,一共征召二十万人,又扩招了十万人作为预备役,平时也进行训练,并且从事生产活动,这也算是一种折中的解决方式。

征兵之事自此告一段落,赵谌随后回到成都,原本各地有五万军队,加上征召的二十万,一共是二十五万士兵。最终分为了九个军,原本一军二军不变动,剩余二十万人分别编入三到九军,并分别配备政委与将军。

吴玠此刻正骑马走在官道上,前几天刚刚接到通知,赵谌将他任命为第三军军长,并要求他立即到成都府报道。对于这位太子,吴玠也早已经听说过他的练兵方式,也很是崇拜他,十分想见见他。

百姓们的生活也都很是安逸,在一年以前吴玠路过此地的时候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