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下车了,江思年重新活跃起来,山顶还有一段路,只能步行上去,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画画的老太太,家长团为了给孩子们求一个好成绩选择让奶奶把画画在脸上,胳膊上。
这画,也是,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彩色的画在脸上。
奶奶说:“好好学习,记住,你偷懒我都会知道。”
江思年笑着说:“好的。”
又走了一会儿,才真的看到了山顶,江思年跑过去喊起来:“哇,到山顶了。”
其余人则是刚上山顶就直接坐在了石头上,没有一点力气,就像虚脱了一样。
唐晓依是个典型的走到哪儿拍到哪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一个机会,她拿着自拍杆边休息边拍照,不仅自己拍,还要拉着有气无力的李可月拍照。
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就迎来了拍照热潮,个人照,双人照,五人照,全家照,孩子照,家长照,集体照,各种摆姿势,不过还是会摆剪刀手和爱心,还是会喊茄子。
商人们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趁着拍照途中,拿了件白色的古装,问他们要不要试试拍照。
那年流行的古偶剧让姑娘们很难拒绝白色的仙气飘飘的衣服,于是都点头称好。
不过白色衣服有限,只能是轮着换,一个拍完又一个,江思年不太爱说话于是也懒得抢,就干坐在那里看手机。
“在哪呢?”张鑫延发来信息。
“华山啊,我不是说过吗?”
“问你在华山哪。”
江思年说了具体位置,问了句:“怎么了?”
“正好。”
“什么正好。”
“你抬头看下面。”张鑫延说。
江思年看了看山下,张鑫延穿着粉色的半袖冲着她招手,江思年有点意外,直接打了电话过去:“你怎么来啦?”
“无聊呗,我也挺喜欢爬山的。”
“哪来的钱。”江思年问。
“别管,反正不是奶奶的。”
江思年叹了口气:“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话说了一半被张鑫延打断:“我知道了。”
江思年叹了口气,看了看那边正在叫自己拍照的母亲,对着电话说了句:“不说了,挂了啊。”
最后一个是李可月,这个喜欢摆弄小表情的家伙颇为浪费时间,足足用了十分钟还没完,陈桥看着她有点着急,她看到江思年还没拍照,于是就上前催促。
“你快点吧,思年还没拍。”
“我在拍啊,你催什么。”李可月说。
……后面说什么江思年没怎么听清,忙着给张鑫延回消息,不一会儿就听见那边传来了声音:
“哎,你什么意思。”
“你什么意思。”
……不是吧,因为我吗?江思年想,她总算放下了手机,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吵架的两个人,陈桥甚至拿起了拍照道具,两个人扭打起来。
因为想要拍出仙侠剧的感觉,于是道具选用了长剑,陈桥一边挥剑,一边嘴上不停,李可月也不甘示弱,拔了剑就冲了过去,其实两个人谁也不会用剑,于是到后来干脆扭打在了一起,直到这个时候,家长团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最先发现的是周阿姨,她看了看那边:“桥桥和可月干嘛呢。”
陈明也反应过来,首先扑过去拉开女儿:“哎呀,别打了,干嘛呢这是……”
李岳也赶在他后面拉走了李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