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战俘(1 / 2)

“聂军门,将枪弹补齐,你带着所部绕城,去平壤以南驻扎,雷坡,你带着五旅跟聂军门一起行动,明天我们攻城。”

杨桐的语气完全是命令,聂士成和雷坡应是,率军去了。发生在鹰落峡的战斗,聂士成部没有伤亡。

然后杨桐让清军各部去捡拾日军枪弹补充,命马玉昆部和四旅去平壤城西南,卫汝贵和三旅去平壤城西,丰升阿部与一旅去城东。

其他清军与义勇军暂时驻扎城北,杨桐下令,众人便即行动,官军将领们对他现在是又敬又畏,似乎有点习惯遵从他的命令了。

“王秃子,那些马给老子一半!”

“滚犊子!你看哪凉快滚哪去!”

“……”

曹刚向王二要战马,王二不给,两人开始争执。杨桐止住二人,询问伤损。王二部骑兵有一人左臂中弹,曹刚部一人坠马受伤,仅此而已。

“东北义勇军成立骑兵旅,王二为骑兵一旅旅长,曹刚为骑兵二旅旅长,那些战利品你们一人一半。”

听杨桐说完,二人大喜。杨桐让他们稍事歇息,便即去平壤东南和西北驻扎,防止敌人逃走。

二人领命而去。

山县有朋与野津道贯互相看看,满脸沮丧一时无语。

如果说第九旅团被全歼可以归因为大岛义昌的骄傲大意,那么今天的战斗绝对是敌人实力的体现。

没有侥幸可言,清军完全碾压式的胜利简直让所有观战的日军官兵将领胆寒。

“给国内大本营发报吧,仅仅第三师团过来还不行,至少再来两个师团。”野津道贯低声道。

输,不要紧,但这种实力绝对碾压的败仗,简直让人绝望。

山县有朋思索着,没有说话。

这时候从北边驰来一匹马,马上人举着大喇叭对平壤城高声道,“换俘!你们的人可以出来收尸和救治伤员,我军不会开枪。”

二人听到,向远处看去,只见从清军队伍中走出一队日军,那是被俘的第九旅团官兵。

“你着人去安排吧。”山县有朋对野津道贯说完,下城去发电报了,他已经意识到了,现在危险的不仅是平壤,而是整个征清战役。

清军还是清军,但新加入一股势力,他们武器先进得很。

如果不是他们,即便被伏击,第九旅团也根本不会全军覆没,今天的战斗,第十旅团定能安然而退。

687名清军俘虏出城,跟着他们一起的还有出来收尸的一百名日军和推着车的上千平壤百姓。

双方都没有起幺蛾子,日军默默救治受伤的伤员,再不复之前的骄矜和豪横,今天这一役,将他们的脊梁骨打折了。

朝鲜百姓则受命将日军尸体集结到一起,挖坑掩埋。

清军俘虏被温有道引到刚刚搭好的帐篷区。

“兄弟们,先吃饭,吃饱饭再说,受伤的兄弟来这边,给你们包扎一下。”温有道提着喇叭,高声道。

此时在后勤人员的忙碌下,自热食品和肉罐头都已经准备好了。

被俘清军这些日子每天给日军干活,饭就只有一顿,受伤的没人管,也就是自己对付着弄弄,他们都以为自己会死,即便不是病死、累死,也会饿死。

他们已经在准备逃跑了,但日军看管很严。想不到官军打回来了,用换俘的方式解救了他们。

不,不是官军,刚才他们出城看到了远处有官军在场,但眼前这些人不是。

官军将领不会这么体贴。

众人也饿坏了,当即坐下吃饭,受伤的也不去包扎。

各处都在安营扎寨,清军的帐篷都是义勇军提供的,奉军因为左宝贵阵亡,暂时由袁慰亭率领,包括被打成碎肉的叶志超的部下,也暂时归属老袁统领。

杨桐用无人机巡视一圈,然后来到清军俘虏这里,他们刚刚吃过了饭,有义勇军正帮助受伤的俘虏包扎。

“司令,所有战死官军兄弟的遗体,都埋在了城西,左宝贵总兵想来也埋在那里。”

温有道接着汇报,“我已经给他们讲了我们的来历,这些人不仅饿的够呛,精神状态也不太好,清廷对被俘虏的官兵一向是较为歧视的。”

杨桐点点头,见众人除了有被解救的兴奋外,眼神中多少有些自卑的不安,便提着喇叭高声道,“官军兄弟们,打起精神来,被俘不是你们的错。平壤之战你们打的很好,之后的败仗都是因为叶志超那废物懦夫!”

人群中有人问道,“这位大人,叶志超怎么样了?”

“叶志超贪生怕死、庸懦怯敌,已经在安州被义勇军打死,然后义勇军又获得了安州大捷,现在又来到平壤城下,刚刚我们全歼了日军第十旅团。”

杨桐讲完,687名清军俘虏同时鼓掌欢呼,他们恨透了叶志超。

得到肯定,气氛开始热烈起来,杨桐走到人群中,与这些人聊起了天儿,聊到日军被歼的细节,这些清军均非常欢喜兴奋。

杨桐时间